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重生成系统后我躺赢了 > 第30章 大年初六奔赴荣城

第30章 大年初六奔赴荣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云瑛和祝思来闻言都是一怔,荣城灯会?这个活动压根就没出现在他们的计划上。

“怎么突然想起去看灯会?”祝思来倒也不是很抵触,只是事出突然没做好准备。

“嗨,别提了,还不是买灯笼的事儿闹的。”周云理一摆手,提起这件事摇头皱眉心烦不已。

原先的安排里,买灯笼的事情全权交由周云理负责,他脑子活络门路又多,对大众的喜好又有一定的了解,按理说这件事对他来说该是信手拈来的。

在执行初期,的确非常顺利。周云理跟他那些朋友打听了一圈,听说从前跟着他一起摆摊卖日用品的小兄弟去荣城那边找了个师父学做灯笼去了。

这不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嘛,周云理翻出电话本,想办法跟他搭上线,那边也非常爽快,说这么多年兄弟了,帮忙买几个灯笼算什么事儿,邀请周云理去荣城他师傅的店里自己挑。

周云理今天起了个大早,坐车去荣城就是为了忙这事儿。一路上倒都没起什么意料之外的波折,就是在挑灯笼的时候出现了麻烦。

店里的灯笼填满了整间店铺,上头挂的、地上放的、架子上摆的,款式图案各异满满当当一大堆,用料做工无一不佳。

周云理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都看不过来了,只恨自己没多生一双眼睛。

老板,也就是周云理那位小兄弟的师父笑呵呵地看着周云理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不着痕迹地炫耀了一句:“你别着急,慢慢看,后头院子的仓库里还有一堆呢。”

还有一堆?周云理嘴上道谢,脚下却一不留神打了个趔趄。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开始认真挑选起灯笼来。

店铺里数目最多的花灯直径有大约50cm,高度不算下面悬挂的穗子也有足足70cm。

老板介绍这种花灯需要用结实的铁丝焊接成骨架,再用各色的绸布裱糊出灯笼的大致形状,绸布轻而透,薄如蝉翼,轻如烟云。

若是在灯笼里头点上一根蜡烛,会影影绰绰地透出些光亮来,倒是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用来糊窗子的软烟罗。

就算是这样,仍嫌不够精巧,还要在绸布上贴上精细的剪纸或者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直接绘画着色。这样一来上头的图案活灵活现,不论是神话故事还是民间传说,都生动有趣。

这一盏花灯简直像是穿着宫装的唐朝美人,雍容华贵国色天香。

周云理在店里挑花了眼,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些!

虽然周云理的铁哥们儿做不了主,但有他在中间牵线搭桥,价格也公道,基本只比成本价高上一点儿。周云理一连选了好几个灯笼,偏偏在那个“镇摊之宝”上犯了难。

他的视线在那些华丽的花灯上转了一圈,颇有些兴意阑珊,美则美矣,总归是差点儿意思。

店主看周云理在店里逛荡了小半天都没拿定主意,想了许久才从后院拿了一盏足足有半人高的花灯出来。

花灯颜色颇为富贵,外形像是宫灯,里头的圆筒上却贴了一层《西游记》的剪纸。点燃这盏宫灯,热气向上熏,内轴的剪纸随之转动起来,光影流转印在灯屏上,仿佛师徒四人当真活了过来!

周云理当场就被这盏走马灯征服了,有这样一盏灯在,到元宵节那晚就算有别的竞争对手在,他们的摊子想必仍然能在整个广场上独占鳌头。

他笑着拍了拍老板的肩膀,按照川省的习俗称他一声哥老倌:“哥老倌儿,这种好东西,怎么不早点拿出来?怕不是跟我见外哦。”

老板却愁眉不展连连叹气,恐怕这里头有什么内幕,老板不愿意说。

周云理从烟盒里拿了一根烟递过去,老板把烟夹在耳后没有抽:“在灯笼店里,哪敢随意抽烟,万一见火了,我们家传了几代人的灯笼铺子都要被烧没了。”

不过鉴于周云理看起来就很好说话的样子,老板还是决定据实以告。

这个灯笼原本是一位富商在去年春节前定做的,准备元宵节的时候用来讨他家老太太欢心。但后来他生意上头不怎么顺当,短短一个月一连黄了三桩大生意!

富商没办法,花重金去找高人指点,高人看过之后说他们家来年不能挂灯,往年挂的灯笼也得取掉。

虽然富商付了定金,但尾款他怎么都不愿意付了,还说是这家灯笼店做的灯笼妨着他了,他不找灯笼店的麻烦都算好的了。所以这个灯笼一直积压在店里快一年了还没卖出去。

“别的人来店里看到这个灯笼,也有喜欢的,但听说原委之后宁愿多出点钱要我重新给他做一个也不愿意要这个。”老板神色颓唐,对这个灯笼如何处置也很是犯愁。

这个灯笼犯了忌讳,原主人都不愿意要这个灯笼怕影响运势,能出得起钱买这个灯笼的客人大多都不差钱,宁肯加钱也不想沾上晦气。

卖不出去,丢了又可惜,一来二去,这个灯笼就只能在后院仓库里吃灰了。

周云理倒是不忌讳这些,反倒觉得这个灯笼既然“大有来头”说不定价格能压得低一些:“那这盏走马灯多少钱,老板你看在我兄弟的面子上,给我个实在价。”

老板只想把这个灯笼尽早转出去,免得烂在手里:“500块,这个灯笼材料费都不止这么多钱,人工费我一分都没算在里头,我都算赔了本的。”

周云理犹豫地看了这个灯笼一眼,它的骨架是实实在在的红木,上头还精心雕刻了龙凤呈祥的图样、用的纱似乎也比别的宫灯要更为轻薄。

但这个价格,着实远超预算了。

他带了一千块来,前面挑好的灯笼一盏八十块,挑了十盏,花了八百块。最后这盏灯笼顶多只能买200块的。

周云理心知,他应该毫不犹豫地拒绝的,但他爱惜地摩挲着灯笼用红木雕成的檐角,上头他不认识的鸟儿展翅欲飞,又有些舍不得。

“帮我把这个灯笼多留一天吧。”周云理诚恳地向老板提出请求,“我一个人做不了主。”

他想着明天让舟舟他们一起来看一下,如果大家都觉得好,那就买。

老板见着这个灯笼有卖出去的机会,哪里会计较这些,笑得像尊弥勒佛一样:“你放心,凭你的面子不说多留一天,留到元宵节也没问题。”

正在后头忙活的小伙计低声嘀咕:反正这盏灯笼也卖不出去。

*

这个理由过于正当,祝思来和周云瑛也犹豫起来,按理说应该去看一看的。

说起来,荣城灯会的确是极为出名的。

荣城灯会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兴起,明清时期在形式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建国后,虽然沉寂了一些年,但荣城市政府在1964年第一次以官方的名义组织灯会。

今年恰好是第十一届。

祝昭在十来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去看过灯会,她在空间里积极地撺掇舟舟:“去呀去呀,灯会可好玩啦!不去你一定会后悔的!”

舟舟一听祝昭怂恿,就牵着周云瑛的衣角开始撒娇。

周云瑛看着女儿湿漉漉满怀憧憬的眼神,哪里招架得住,当场就拍板定下:“去!大家都去!”

不就看个灯会而已嘛,又不是闹着要登月,这点小事儿难道都不能满足孩子吗?

*

大家最近早起坐车的次数不少,早就改掉了起床困难症,第二天天不亮一家人就忙活起来了。

南辉厂到荣城需要坐两个小时的车,好在今天运气好,没等多久就遇到了顺路的客车。

一路颠簸到了荣城,一行人在周云理的带领下,踏入了那个卖灯笼的店铺。

周云理自来熟地招呼老板把灯笼拿出来给舟舟他们看看。

老板扭头进了院子,不到三分钟笑吟吟地提着让周云理念念不忘的走马灯从后院走出来。

没把灯点燃的时候还不觉得,这盏走马灯一点燃,上头的画面开始流转,舟舟一家三口眼睛都看直了!只觉得这件普普通通的屋子在这盏灯的照耀下都变得金碧辉煌!

他们隐晦地互相对视一眼,这个灯笼我们要了!

周云瑛充分发挥了讲价的才能,上来就直接对半砍:“老板,这个灯笼二百五十块怎么样?二百五十块我们二话不说直接拿走。”

“二百五十块?真不行,我材料费都花了六百块!你讲价也讲得太狠了!”老板也是难得见到这种狠人,面露苦色。

周云瑛拉着舟舟作势要走,周云理和祝思来低眉垂眼老老实实跟在后头,一副我姐/我老婆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模样,讲价最忌遇到拖后腿的猪队友。

“我弟弟老实跟我说了,这个灯笼原来是别人定做的,人家也付了一部分定金给你,定金加上你开口要的五百块,肯定不止成本的六百块,老板你不是诚心卖啊。”周云瑛半只脚都跨出店门了。

这桩生意要是黄了,那个灯笼可真砸手里卖不出去了!老板被她的架势唬住,连忙快走几步拉住她:“别急着走啊,价格不满意还可以谈嘛,做生意哪能这么心急。”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最后谈到了三百五十块,两方说定了先把灯笼放在老板这里,等明天他们要走的时候再来拿。

老板苦笑连连,要不是他想着能回多少本算多少,还真不至于这么贱卖。他对着祝思来酸溜溜地说到:“你老婆真会过日子啊!”

“那当然!我们家都归她做主。”祝思来骄傲地一昂头。

正事办完了,此时天色还早,灯会要下午五点才开。大人们面面相觑,不知道现在该去哪儿打发时间。

周云理那个哥们儿指了指右边那条喧闹的街道:“那边在办庙会,吃的喝的都多得很,你们要是没事情做不如去那儿逛逛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舟舟欢呼一声,高兴地跳起来:“好耶!逛庙会去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