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船停到了N市象镇的港口,李枝年牵着小山,两人随着人流,下船。自随军以来极少出岛的两人均是一脸兴奋。身边挤着的人群也都是从各个岛上出来的人,或是随军家属,或是岛上居民。
有个大婶见到李枝念,还打了个招呼,“小李,你们也来镇上了。” 李枝念打眼望去,看着是个有些眼熟但又叫不出名字的人,想来是家属院的随军家属,于是也笑着打了个招呼,下船后自然分散开。
这里虽不是市中心,但街上人来人往,看着比岛上是繁华许多。李枝念拉着小山,两人四处逛逛,看到有不少岛上渔民拉着从海里捕捞的鱼虾在街边售卖。不禁纳闷,“这里可以私人买卖?”
旁边一大姐听到后,看了一眼两人,“一看你俩就是外来的,阿拉这可不是私人买卖,这是上面允许的,渔民同志们从海里捕捞的东西拿来这里进行物物交换,只要双方满意就能达成。这也是为了帮助改善渔民的生活。”
李枝念一脸受教了的模样,笑着解释,“我们刚来,不知道这里的情况。谢谢大姐了。”
见两人穿着打扮都干净整洁,简单的白衬衫和黑裤子,可就是比别人的衣服看着精神一些。不禁开口问:“么得事情,都是小事。妹子啊,你这衣服是哪里买的?我咋没在供销社看到过。”
“哎呀,我就说咋没在外面供销社看到过。”大姐夸赞,“你儿子和你两人一走出去就知道是一家人,看着蛮好看的。”
小山一手牵着舅妈的手,一只手紧紧攥着背包带,脸上扬起兴奋的笑,同时又有些紧张。
“谢谢大姐夸奖。”
既然是上面允许的,李枝年也就放心拉着小山在街上逛了逛。只是大多是从海里捞上来的鲜货,这些在岛上都不缺,两人左右逛逛看看热闹就走了。
“小山饿了不,咱们下馆子去!”
“不饿……”刚逛街的时候,小山嘴巴可没闲着,一直从李枝念给他准备的小布袋里,拿东西出来吃,奶糖,蜜薯……
“红烧排骨,椒盐排条,油焖大虾……”李枝念带着诱惑的声音响起。
“吃!吃!”小山吃多了甜的东西,听到这些浓油赤酱咸香的味道也觉得肚子里的馋虫又出来了。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放下要买自行车的正事,直奔国营饭店而去。
今日菜单,小炒黄牛肉,秘制卤猪头肉,卤鸡腿,卤猪蹄,卤猪耳朵,红烧排骨,雪菜肉丝面。
“小炒黄牛肉,红烧排骨,韭黄炒蛋,来俩卤鸡腿,一份卤猪头肉,一份卤猪耳朵,再来两碗饭。”
服务员看到就两个人,还一个女性,一个小孩儿。“两个人点那么多吃得完吗?”
排在后面的人也嘀咕道,“就是,就你们娘俩,吃不了那么多,别浪费了,后面的人就吃不到了。”
李枝念刚想反驳,就听营业员说,“红烧排骨,韭黄炒蛋,俩卤鸡腿两碗饭。就这么多。”
李枝念把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把手里的票和钱递过去。这年头真是有钱都买不到想要的东西,想花钱都花不出去。
本来还想尝尝这国营饭店的卤货,顺便带点回去给林樾尝尝,看来是他没有口福了。
牛肉空间里还有一些,这周回去就烧一个小炒黄牛肉,再自己卤一些大货。
两人一大一小坐在饭桌前,两人大快朵颐,“舅妈,我想要一些酱汁,拌饭。”
“你还怪会吃的,李枝念帮忙拨了点酱汁到小山碗里。自己也倒了点肉汁,拌了拌饭。又夹了个排骨到小山碗里,吃肉。”
等小山吃得正在兴头上,李枝念起身说,“舅妈出去办点事,你先吃着,一会就回来找你。”
小山点点头,不甚在意。“舅妈你去吧,我乖乖在这儿待着。”
李枝念又找服务员打了个招呼,很着急的样子“同志,我孩子还在那吃饭您呢过帮我看几分钟不,我出去有点事。”
看着李枝念捂着肚子,着急的样子,服务员不禁心里想,还好自己没让他们点那么多菜。这一下吃多了就吃坏肚子了。
“你快去吧,我帮你看着孩子。”
这可就误会李枝念了,李枝念本想从包里掏出一些糖果做谢礼,但又想了一下还是决定等待会走的时候再感谢。
不过也是这个误会,让服务员非常好说话甚至有些热心的答应了她的请求。
李枝念忙出门找到个小巷子,看左右无人,才从空间取了个自行车出来。推着就出了巷子。
有一当地人经过,看到李枝念从巷子里出来,喃喃道,我记得这不是个死巷子嘛?咋有人从里面推车出来。
“你管那么多呢,快走快走。可别多管闲事。”同行人扯着他的衣服就把人拉走了。这年头,普通人总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求平安度日,哪还有闲心管其他。
李枝念可不知道她身后的言语官司,等走远了一段距离才骑上车,饶了一圈后,停在了国营饭店门口。
走进去看小山已经吃完了饭,桌上排骨和韭菜炒蛋都还剩一些,剩下一个卤鸡腿也在碗里放着。小山手拿着卤鸡腿正啃着呢。看到李枝念走过来,笑着招手。
“舅妈!”
“哎,来了来了,咋还剩那么多,吃饱了吗?”
“吃饱了,这是给舅妈你留的。”小山想着李枝念走的时候没吃几口饭。就每个菜都留了一半出来。
“谁家孩子这么懂事呀!!”李枝念夸赞道。接着又坐下来,扒了几口饭,就专心地啃排骨了。
刚才心里想着事情,没吃多少,现在事情办完了终于安心吃起饭来。索性现在天已经有些暖和了,饭凉的没有那么快。
李枝念三下五除二,把剩下的饭菜一扫而光。
“走咱们再去逛逛,就准备回家了。”
李枝念牵着小山走之前还专门去跟服务员道了个谢。人多眼杂倒是不好拿出糖果出来,只真诚的道了谢。好在这个年代的人大多淳朴且善良,本就不求啥回报。
出了门李枝念就拉着小山走到刚停车的地方。
小山一脸疑惑,不是说去买自行车吗?停在别人的车子前干啥啊?
“舅妈?”
“上车!舅妈载你溜达溜达。”
“这不好吧!”小山犹犹豫豫地说。
问清楚小山的意思之后,李枝念啼笑皆非,拍了拍小山的脑袋,“想啥呢,这就是咱家的车。”
“刚刚舅妈出来就是去买车的。快上车舅妈骑车带你转转。”
可是舅妈为啥要饭吃到一半一个人去买自行车呢?小山想不明白。
“抓紧舅妈的衣服。”李枝念叮嘱道。
风声呼啸过耳边,舅妈的声音传来带了些朦胧恍惚,小山的思绪也跑开了,不再纠结疑惑。
今天出行的大件已经买好了,主要任务已完成,其他的就都是添头,可有可无的。
两人进了供销社左右逛逛玩一样的。但也多多少少地买了些粮食,白面,玉米面,看供销社有肉,就又割了一斤肉以及一些猪下水。
想着小山就快上小学了,就买了些笔,本子,以及一个军绿色斜挎包当书包用。
现在最流行的的就是这种斜挎包,带着鲜红的五角星,在低年龄的孩子群体中,谁拥有一个军绿色斜挎包,谁就是最幸福,最让人羡慕的孩子。
小山虽然没什么攀比的心理,但到底是个孩子,此刻收到礼物兴奋的脸红扑扑的。
“这是跟你上学准备的,等下半年,咱们家江山也是个小学生啦。”
“好,我一定好好学习。”江山信誓旦旦。
“舅妈相信咱们江山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两人说说笑笑地在港口等船来。
周围人看到两人又是一辆车又是大包小包的,都满是羡慕。不乏有眼热的,心里暗自嘀咕,“这家里都是啥条件啊,又买车又买这么多东西的。”
早上打过招呼的大婶看到两人,也穿过人群,挤进来。
“妹子,咋想着买自行车了,这可是大件。”
“大婶这么巧,你也准备回岛吗?”李枝念笑着打了招呼。
随机开口解释道,“是大件,又花钱又花票的,但没办法,我过几天要去咱镇上上班,来回十几公里,早上要起大早,不然耽误工作。我家那口子就想着干脆直接买辆车,省的路上紧赶慢赶,不安全。”
“你家林营长是个疼媳妇儿的。”大婶倒不像别人只盯着个自行车。虽说自行车是不便宜,但自己家那个也是当兵的,能随军的级别都不低,自家咬咬牙也能买辆车来。
只是这个工作,倒让大婶好奇起来。
“你那工作?是上次在咱家属院好几十人都去考的播音员不?”
“嗯,是。这不下周就去上班了。”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等对话结束,李枝念已经感觉周围的眼光少了很多,剩下一些羡慕的热切眼神,倒是没什么恶意。李枝念顺着眼光看过去,对方就已经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或转开视线了。
“怪不得出手那么大方,家里有军人啊。”
“听见没,还是个营长。”
大家对军人是尊敬又羡慕的,倒是少了些议论。李枝念也落得个自在。
船靠岸后,李枝念推着车让小山背着小包跟在身后扯着他的衣服,这一时间人挤人的,李枝念又推着车,搞得有些寸步难行。索性靠在一边,等人下的差不多了,才继续下船推行。
老远就看到岸边,林樾挺拔的身影,小山抬高手臂左右摇摆,大喊,“舅舅,舅舅。”
李枝念两人走到了岸边,林樾已经上前来接过她手里的自行车。推着往家走。
“你今天咋那么早下班?”李枝念看了眼时间问道。
“我请了会假。”林樾推着自行车,回道。
刚刚看到李枝念推着自行车,林樾就不动声色又仔细地把车子打量了个遍。看着跟供销社卖的车没什么区别,也便放心了下来。
天知道今天林樾有多么胆心,自己不在,要是枝枝不小心露出点什么破绽出来,那自己一定会后悔死。
李枝念也就没有细问,只说,“那刚好,今天去看到又猪肉,顺便买了些猪下水,待会你来帮我一起卤货。”
林樾点头应道,“好啊!”
一家三口推着自行车走在回家的路上,现在还不是下班的点,街道上行人较少,所以显得一家三口格外瞩目,更别说,还推着自行车。
家属院的家属们又免不得一阵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