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天台教观纲宗 > 第3章 第3集《天台教观纲宗》

第3章 第3集《天台教观纲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乙二、约观行释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页。我们看到乙二、约观行释。这一科是讲到天台教观的修学宗旨。

我们前面讲到,天台教观整个建立的过程,它是先有观法,然后才有教法。也就是说,是先有天台初祖、二祖的一心三观思想,而且已经成就波罗蜜到彼岸了,然后以过来人的身份,传给了天台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再用一心三观配合《法华经》修学时,得到很多的心得,他觉得要把一心三观的思想弘传后世,必须跟《法华经》的教法结合,所以是先有一心三观的观法,然后才有《法华经》的五时八教的判教。

整个天台教法的安立,就是从《法华经》的思想建立起来的。《法华经》共有二十八品,主要是讲到一佛乘的因果。大乘佛法讲的这个“一”,不是一个数目,它是一种概念。就是说,我们今生会接触到很多法门,怎么把所接触的法门作一个圆满的整合,而产生一种前进的动力,这个就是《法华经》的思想。

《法华经》在讲一佛乘时,分成一佛乘之因跟一佛乘之果。因地的时候,它主要讲到一个概念,叫做开权显实。首先,不管修什么法门,你要把修行分成权法跟实法。比方说,你是念佛、持咒、拜忏,你会出现一种拜佛、持咒的假相,这个就是权法。每个人修行时,会有一定的相状表现出来,就是有一个气势:在持咒时有持咒的气势,念佛有念佛皈依的相状,拜忏有惭愧的相状。

这种相状为什么叫假法呢?因为它不足以论断你的真实功德。就是说,不能从你表现出来的相状来判定,你修这个法门未来会变成什么结果,没办法判断,它只是一个权,权巧方便。

那么什么是实呢?就是你心中的希望。那个明了的心跟佛号接触、跟咒语接触、跟八十八佛接触时,你是怎么想的,这个就很关键了!所以我们的一念心,所谓的因地发心,是真实的,而你一生当中所接触的法门通通是假相。

但是这个假相也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你要借假修真。你内心的增上,还是离不开这个假相,。但是假相毕竟是假相,它不能取代真实。

举一个例子,就知道权实之间的差别了:

净土宗说到感应道交时,有一段经文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段经文当中,释迦牟尼佛先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殊胜: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这个法界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圆满义;第二个自在义。他不像我们是业报身。一个自在的法身,有什么好处呢?能够如来现起他受用,能够把他的功德输送给众生,所以能够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但是关键问题来了。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圆满的,但是他到底会给我们什么呢?是取决于我们是怎么想的。他是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如果我们是心想佛,要的是佛陀的功德,佛陀当然会把所有功德给我们。

所以念佛法门有三种可能:第一个,你为了追求人天安乐而念佛。身体不舒服了,你念佛;儿子要考试了,没把握也念佛。这时你心中念佛的希望是绕着三界的快乐,佛陀不会违背你心意的,你是这样想的。最后这个佛号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在人天开花结果。因为你因地跟佛号接触时,在佛号当中已经种下了人天的因种,这个叫做真实义。愿解如来真实义,就是《法华经》说的“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中的“真实相”。

佛陀在法华会之前,并没有说明心力不可思议,佛陀只是说,你修三皈五戒可以生天;你修四谛十二因缘可以成就涅槃;你修六度可以成就菩萨道。佛陀在宣说《法华经》之前,是用法门的高低来论断最后功德的高低。

到了法华会上,佛陀说:我前面说的都是一时的方便,真实情况不是这样子的。法门不是重点,你发了菩提心,就算在这边扫地,也是成佛的资粮,往生的资粮。

所以当我们是为了往生而念佛,我们的心跟佛号接触时,是为了厌离娑婆,欣求极乐,那么这个佛号,这个车乘,就有动力可以一直载我们到净土。最好的念佛是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为了成佛而念佛。你因地时栽培的是一种往生的心、成佛的心,这个佛号会一直陪你到往生,乃至于成佛为止,这个佛号才会消失掉。这叫作“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这是修行的真相。

其实你平常在那边拜忏、念佛、持咒,这个是修行的假相。但是假相也很重要,所以修行要有两种相状:假相也要,真相更重要!理观不碍事修,事修也不能障碍理观。当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就知道,你的心态是很关键的。

所以,整个《法华经》的因地,都是在栽培你如何成就圆满的菩提心。它一再强调,心态决定未来的结果。所以在因地当中,它提出了实法,站在实法的角度广修一切方便,就是所谓的“权实不二”。掌握了真实,也掌握了方便,这是一个最快速成佛的方法。

因地的重点在于论心不论法,发心决定了你的结果,法门只是一个助缘。整个《法华经》二十八品里面,前面的十四品都在讲这个概念:如何以实法来操作权法,以权法来帮助实法。讲到《法华经》一佛乘之果,佛陀讲到迹本二门,开迹显本,这个时候讲到佛的功德,就是论德不论身。

我们以前去论断一个佛菩萨的功德,会注意诸佛菩萨所现的相状。比方说,很多人在讨论观世音菩萨是男众还是女众?如果是女众,那僧团里的比丘是不能顶礼女众的。其实你读了《法华经》,知道这些都是戏论。诸佛菩萨是普门示现,那个清净的法身,应以何身得度,现何身而说法。所以去执着他的相状是不对的,那只是个假相。佛陀的真实义是他那个清净的法身德。

所以我们从果地上、从法身来认知佛陀的功德。因地上论发心,果地上论功德。读完整个《法华经》以后,就知道因地要准备什么,果地上追求的是什么。从因地的发心到果地的法身,用一心真如贯穿了整个一佛乘的因果。就是说,你现在因地的发心是什么相状,会直接影响到你最后的结果。为什么阿罗汉修了这么多法门,最后成就偏空涅槃?为什么佛陀、大乘菩萨能够直接成就圆满的佛果?就是他因地的心决定了最后果地的功德。

丙一、 总标;

这个就是前面的教法。现在我们来谈谈观法。分成两段:一、总标;二、别明。

我们首先看总标。总标就只有一句话,观“ 一切法 ”从“ 因缘 ”生。

佛法观人生,跟一般人看人生不太一样。凡夫看人生,看人生的现象:这个人对我不错,那个人对我不好,他是看人生外相的变化。

佛法看人生时,是把这个假相拨开来,看看背后的道。就是看人生到底有些什么道理存在,这些假相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真理值得我们去体会的。

一切法就是我们的人生。那么这一切法包括什么呢?包括内在的五蕴身心,你自受用的,也包括跟大家共享的山河大地。正报,依报,这叫一切法。

我们可以看到,人生有很多差别,这是现实。从现象来看,有些人财富很多,但是身体不健康;有些人身体健康,但是长得不庄严;有些人长得庄严,但是没钱。人生是各式各样。

那么这些现象到底有没有什么轨则可循,这个很关键!就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造成的?背后是不是有一种力量来主导人生的现象?

佛陀说:有的,是因缘的力量在主导。诸法因缘生,这是整个佛教大小乘的共识。也就是说,它破除了佛陀出世之前的凡夫外道两种邪见。

第一个,无因缘论。凡夫认为人生是没有章法的,人生只是一个偶然。就像树叶,风吹它掉下来,可能往东边掉,也可能往西边掉,这些都毫无意义。所以人生的快乐痛苦是毫无意义的。你快乐是因为你比较幸运,你痛苦那是因为你比较不幸,完全是机会而已。所以人死如灯灭,这种思想是很可怕的。因为人生没有轨则,也没有章法,他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及时行乐。因为人生没有轨则,断恶修善变成毫无意义,因为只活一次,所以赶快把握今生吧。这种无因缘论,就造成了生命的断灭思想。

第二个,邪因缘论。它认为人生是有因缘的,而且是一个单一的因缘。比方说上帝,比方说大梵天,他主宰你的吉凶祸福,所以你必须要经常跟他祷告,跟他皈依。当然这种思想也是错误的。

佛法认为一切法是因缘生的,由众多的因缘生的,不是某一个人主宰的。

丙二、别明

(一)业感缘起

一切法因缘生是整个大小乘的共识。但是什么是因缘呢?一切法因缘生,这个地方破除了自生、他生、共生。我们往下看个别的解释。

蕅益大师在解释《教观纲宗》之前,先把藏、通、别、圆四教,从诸法因缘生的概念,先做一个简单的分类。

首先,最基本的因缘观叫业感缘起。人生是怎么来的?简单一句话——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就是你过去生有业力,所以今生是来还债的。这是佛教界里面最基本的思考。就是整个现象界的背后,只有一个东西在主宰,那就是业力。你会快乐,那是因为有善业;你会痛苦,那是因为有罪业。罪业跟善业的参杂,就造成人生的喜怒哀乐。这个是学佛以后最基本的概念,叫业感缘起。

这个业感缘起是怎么建立的呢?我们看它基本的因缘概念。看蕅益大师的这段讲表。请合掌。

藏通两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业感缘起,从业力的角度来解读人生。人生只有一件事情,人生只要处理一件事情——处理业力的问题就够了。

怎么说呢?它说人生的“因”跟“缘”,因——就是第六识所相应的有漏的善恶种子。我们过去生有些善念跟恶念的种子,比方说,你有布施果持戒的善念,也有贪瞋痴烦恼的恶念。这个善恶念的种子要产生现行的活动,必须有外缘的刺激,就是六尘美恶中庸的境界。你本身有善恶的种子,遇到可爱的境界来刺激你,就产生贪爱;有不可爱的境界刺激你,就瞋恚;来到了三宝的地方修学,你就生起清净心。

所以我们的心念是受环境影响。这个业力有你过去的习惯性,还有今生的环境这两个和合,就造成了三界依正二报的快乐、痛苦的色心因果。这是藏教的教义跟通教的教义,基本上这两个思想都是业感缘起。

业感缘起,其实它的影响很广。佛法讲业感缘起的时候,是影响了整个人天乘跟二乘。我们解释一下。

其实人天法门也是业感缘起,只是人天乘法门,它的极端是抱着比较乐观好乐的心态来面对人生。他觉得说,既然人生的快乐痛苦是业力决定的,我应该要改变我的业力,必须让我的善业能够增长广大,罪业降到最低。所以人天乘的法门,心的目标是放在来生,人生的目标只有一个:你为什么学佛呢?为了来生而学佛,我当然为了是创造一个美好的来生嘛。

人天乘的法门,它的思考是建立在一种业力的思考。这有一个好处,令人产生增上惭愧。就是说,他开始重视善法而排斥恶法。虽然一时还做不到所有的灭恶生善,但是他会努力地朝这个方向去做。人天乘的法门,会让一个人灭恶生善,追求人天的快乐。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佛在世的时候,一个大弟子叫目犍连尊者,他是神通第一的。在他成就阿罗汉以后,有一次他入了禅定观察他过去生的母亲。他母亲因为有悭贪的罪业,所以堕落到饿鬼道去了,变成一个焰火鬼。目犍连尊者当然对他的母亲有感恩心,就拿了钵化缘到美好的饮食,用神通力快速地送到饿鬼道给他母亲吃,可是他母亲吃到嘴巴时却变成了火。

这时目犍连尊者就很着急了,心想:为什么这饮食进到母亲的嘴巴会变成火呢?就去问佛陀。佛陀说:你母亲有罪业,你不消她的罪业,只是给她吃,这不行的。那怎么办呢?佛陀说:那你就应该在结夏安居这些修道人成就时,修诸供养。所以他修诸供养以后,把他母亲悭贪的业消了。然后再把饮食给她吃,就能够吃进去了。

从这个公案,我们可以来探讨缘起的思想。为什么目犍连尊者他明明拿的是一个饭菜,但是跑到了他母亲的嘴巴会变成火呢?这到底怎么回事?是什么力量让它转变?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不能拿你的业力施舍给别人,不可以的!

这个是《楞严经》的水泡思想: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水泡里,即便是同一家人,也是各人有各人的水泡,顶多就是别业中有共业,如此而已。你不能够说,欸,我把我的福报施舍给你。在业感缘起里面不成立,没有这回事!你要是能够输送,那佛陀早就把善业都给我们了,还要我们修吗?佛陀的大悲心,有无量的功德庄严。所以在业感缘起里的基本思想是业力不可取代。你会看到很多业力不可取代的概念,这个都归属于业感缘起。

你看,最明显的是什么?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家族被灭的这一段。释迦牟尼佛贵为佛陀,有无量的三昧,无量的功德。结果他的家族要被灭时,佛陀一点办法都没有。琉璃王要灭他的家族,杀了七天七夜,把恒河都染成血水。目犍连尊者不服气,用神通力救了少数几位男众,想要留作后面的种子。结果他那个钵盛着五百位男众,琉璃王杀完以后,钵里的人也变成血水了。佛陀就说,这个业力不是神通可以改变的。

所以,只要看到经典里面诸如此类的业力不可思议,你就知道,佛陀今天诠释的缘起,是从业感的角度来探讨缘起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所以你想追求快乐,只有一个方法:积集善业,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没有其他方法。

这是业感缘起的第一个思考,建立一个人天乘的价值观,就是人生是有价值的。干什么呢?就是注意你的业力,这是你人生唯一的价值。不管你成功、失败、快乐、痛苦,都不是价值,这是人生一时的假相。

人生真正的价值,就是说,当你来到今生以后,到死亡这个过程。你积集了多大的善业,造了多大的罪业,这就是你唯一的价值。所以你要让罪业降到最低,尽最大的努力积集善业,这是你一生唯一的价值。是业感缘起,形成一种人天乘的概念。

我们再看二乘,就藏通两教。

人天乘概念的价值,在于追求来世的快乐,但是二乘人刚好相反。二乘人认为人生是没有价值的。根据业感缘起,虽然你的善业会创造快乐,但是二乘人对这个快乐果报的观察是很深入的,他观察到,它表面上是快乐,但是实质内涵是有过失的。

有两个过失:第一个,从今生来说,有无常败坏的过失。就是说你今生很努力地积集资粮,牺牲了睡眠,牺牲了快乐,牺牲了休闲时间去做义工,让你来生变成一个大国王。但是你来生接触这个国王果报时,怎么样呢?弟子心不安!这快乐的果报非常地脆弱,随时会变化,随时会被破坏。你享受快乐时根本没有安全感,这是第一个过失——心不安稳。

第二个,有三途的过失。享受快乐一定会让你放逸,所以你享受的快乐夹杂烦恼跟罪业。你这一生的快乐,可能会换来你未来一千年一万年的地狱果报,你划不来!因为你今生的快乐,使你造太多罪业了,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你有必要为了享受一生的快乐,带来未来多生多劫的痛苦吗?所以二乘人从快乐的本质是无常败坏,跟三途的过失,得到一个结论,他认为三界的果报是没有价值的,所以他放弃快乐而追求出世的涅槃。

所以业感缘起会给人家产生两种概念,或者说两种极端的概念:第一个,追求人天的快乐;第二个,追求出世的涅槃。

我们看第二种,当我们选择追求出世涅槃时,下面就有藏通两教的方法。我们把这两段念一遍。

业感缘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积极断恶修善的价值,另外还建立一种趋向涅槃的价值。当开始趋向涅槃的价值时,已经不是人天乘了,而是二乘了。

二乘人观察人生时发觉,虽然表面的快乐会让你一时荣耀,但是付出的代价太大,最后的盘算认为人生得不偿失。你努力地积集资粮,创造了快乐,结果在享受快乐时却不得安稳,又启动你的欲望,结果造罪,第三生又痛苦。他想一想:人生苦多乐少,不成比例,付出太多,但是享受太少。

所以二乘人对人生的观察,认为人生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放弃、离开。就是人生要得到究竟的快乐,只有一条路,就是离开三界,这是人生唯一的出路。所以他必须想办法把业力所创造的人生,开始区隔、远离。

他必须在心中建立一套思考模式,想办法让生死业力在生命当中消失掉。因为业力是因,不想有生命的结果,就不能够有生命的业力。

那么怎么才能够让生命当中善恶有漏的业力消失掉呢?佛陀提出两个方法:一个是渐教,就是次第的;一个是顿教,就是直接的。

我们看次第的。

藏教人整个的观法,就是观这四句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他认为诸行——就是我们的身心世界,不管是快乐、痛苦,都有一个本质,就是无常败坏。所以无常就是痛苦,因为你不安稳,所有的快乐都必须要让你觉得安稳才对。你想想看,假如一个人没有安全感,今天晚上睡在床上,不知道明天的快乐还在不在,这个能叫快乐吗?一个房子盖得很漂亮,结果在地震带,你整天提心吊胆,不知道明天的快乐还在不在,这能叫快乐吗?所以这种带有忧虑的快乐,在二乘人来看,不是真正的快乐,是生灭法,是有过失的。他认为这种快乐不是我要的。

那怎么办呢?“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他必须把生灭的攀缘心调伏,然后寂灭的快乐才会出现。注意这段话!你要了解藏教的思考模式,这句话很关键:“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汉贼不两立。在藏教的观念里面,人生只有两个选择:选择人生,你就失去了涅槃;追求涅槃,你就必须放弃人生。在藏教里面没有所谓的“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没有这个概念。他认为人生只有两种选择而已。你要么投入人生的生死因缘,努力地积集资粮;要么就整个放弃,内心不动,生出离心,追求出世的涅槃,追求那种寂静安稳的快乐。

我们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知道二乘人的心态,什么叫“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佛陀的大弟子,有一个叫憍梵波提尊者,这是佛陀的十大弟子。憍梵波提翻成中文叫做牛呞尊者,就是说,这个尊者很有善根,但是他生命的果报有一个小小的缺陷,讲话跟吃东西时就像牛在吃草,那个嘴巴会去磨牙齿。因为他过去有口业,毁谤三宝,虽然忏悔,但还是有这个余报,所以他的嘴巴就长得不庄严。

但是在他成就阿罗汉以后,佛陀说:你长这个样子,人家看到你会讥嫌你,毁谤你,会让众生造口业,你又是阿罗汉,那怎么办呢?佛陀说:那你干脆到天上去好了,到欲界天去受供。因祸得福。他到天上去之后,天人都有神通,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圣人,所以不敢轻慢他。

等到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迦叶尊者就开始要结集佛陀一代时教了。憍梵波提毕竟在因地时亲近过佛陀一段时间,也听过佛陀的一些开示,他在结集当中也有一些价值。所以迦叶尊者就派一位阿罗汉到天上去请憍梵波提下来,说我们现在要做结集了,请您老人家下来帮帮忙。

憍梵波提讲了一个偈颂。他说:“憍梵波提稽首礼,妙众第一大德僧,如来灭后我随去,如大象去象子随。”他说:你们结集我非常赞叹,但是我现在的心情,不想下去了。阿罗汉的圣人,成就阿罗汉以后,成就无生以后,他的住世,很多人是看佛陀的面子,因为佛陀还在,所以还有一点住世的价值。因为他们把三界看成是“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认为人生毫无意义。既然佛陀灭度了,那就真的是完全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也不想下去结集了。你回去告诉迦叶尊者,我也要入灭了。

诸位!从大乘的思想来思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人生虽然有痛苦,但也是一个很好的积集资粮的地方。你想,你在百千万劫才遇到一个经典的结集,如果以大乘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积集广大资粮的机会,但是二乘人不这样想。他认为“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所有的生灭法,包括善法、包括恶法,都没有价值,都应该放弃,只有那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寂静是唯一殊胜的快乐。

所以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知道,阿罗汉圣人是怎么看人生的。当然这个空观的契入,是从“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即空”调伏对三界的攀缘。所以在攀缘心一调伏时,他的生死业力就脱落。这个是藏教的观法。

我们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较利根,“知一切法,当体全空,非灭故空,生死涅槃,同于梦境——体空观。”

藏教人他远离三界,是从无常败坏的角度契入;通教的人是从因缘。他的空性的证得是认为,人生的所有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生命中快乐的出现,要很多因缘具足。比方说,你吃一个美好的东西,要有善业:生长在有美好东西的国度;你必须把东西买到手上;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要有一个美好的心情。如果你刚跟人家吵过一架,哪怕美好的东西吃了也不会快乐。

所以在整个通教的思想来看,快乐的生命要出现,是跟因缘借来的。既然是跟因缘借来的,你就不得自主,不得自在。所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既然是借来的,它的本性就是空。

比方说,你口袋里有一千块,但是这个一千块是个结果。你怎么有一千块呢?喔,是你跟某甲借三百块,跟某乙借三百块,跟某丙借四百块,所以你才有一千块,你的一千块是这样来的。不是说你是自性有,你是因缘有。所以人生的快乐是不得自在的,要很多条件配合。

所以,通教人看得更彻底,他不仅仅是看到无常败坏,就算没有无常的干扰,你并不是有福报就有快乐,还需要很多环境跟你配合。你们一家人如果都不想快乐,你也不可能快乐的,你的快乐要具足很多的因缘才行。所以他从“因缘所生”,悟到“无有自性,当体即空”,他的空观是这样建立的,这样子利根就更利根了。

所以他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生死是借来的,涅槃也是借来的。因为要假借修空观才会有涅槃,你假借这个有漏的、有所得的心修善恶业才有生死嘛,所以生死涅槃都是借来的。但虽然同样是借来的,涅槃这个东西还比较安稳。虽然涅槃也是借来的,但是相对安稳,所以它是体空观。

我们把体空观也举一个例子。比方说禅宗里面的洞山良价禅师。洞山良价禅师在第一个结夏安居结束时,开示说:东去西去,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这句话就说明了体空观的真义。他认为因缘的东西,向东追求,向西追求,所有的追求都是不牢固的,只有到万里无寸草处去。所以他这个体空观就是,只有空性是人生唯一的价值。他从因缘的变化,而看到本性是空寂的。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佛陀在讲人生时,从业感缘起,他等于是建立了两种对立的思考:一个是人天乘的,一昧地追求快乐;一个是二乘的,一昧地追求涅槃,这是它第一个不足的地方。当然业感缘起也有它的价值,业感缘起会让一个人开始注意自己的身、口、意了,谨言慎行。不管你福报大,福报小,不管别人对你怎么样,那是他的事情,你会自我要求了,因为你不喜欢痛苦嘛。所以业感缘起会让一个人开始注意自己的身、口、意。

但是它不足的地方有两个:第一个,产生对立的思考。它把生死涅槃推到一种极端的对立,有你就没有我,有我就没有你,让众生一定要做出选择:你选择了生命,就必须放弃涅槃;你选择涅槃,就必须放弃生命所有的因缘,这两个不能同时存在。所以这个业感缘起的不足,第一个是产生对立的思考。

第二个,范围太狭隘。它的整个生命观,只讲到三界的有漏果报,没有谈到圣人的清净功德庄严的地方。因为圣人的功德都是愿力所成,不是业力所成,所以业感缘起只谈到人生有漏的这一块、凡夫的这一块。所以你不能用业感缘起的思想去解释阿弥陀佛,不可以!你要用业感缘起来解释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那要修到什么时候啊?不是这样子的。

成佛之道不能用业感缘起去看,业感缘起只能解释凡夫的世界。圣人的缘起是清净的菩提心跟空正见的缘起,那是一种愿力的缘起。

别教是怎么看待缘起的?业感缘起不足的地方是对立思考跟范围狭隘,所以我们就应该看看第二个,佛陀对于已经接受业感缘起的人,再讲另外一个缘起叫赖耶缘起。

赖耶缘起特点,已经在弥补业感缘起的不足,尤其是在对立这一块,它开始建立一个中道平衡的思想。在赖耶缘起当中,认为生命跟涅槃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你可以同时选择生命的现象,也不会破坏你内心的涅槃。你可以安住涅槃而不用离开生死,这样的教理就更高了。

那么赖耶缘起是怎么样呢?它认为一切万法,唯独是一念的心识所变现。它用心识来取代业力,所以这个思考就更高级了。业感缘起讲业力是很粗糙的东西,所以从别教的思想来看人生,会看到更深层。假如说“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那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了:这个业力是谁造作的?这个业力造作以后,到哪里去了?你一定要知道它的因缘,最后才知道它的结果。

诸位!业力是谁造作的?对啊!当然是一念心造作的。你的身体会造作吗?你的手去打人家,没有心你的身体怎么会活动?所以心为业主,业力是你的心推动的,这个身、口是个工具,是无辜的。这个业造完以后,跑哪里去了?它又跑到内心去了。所以业力是心创造出来的,最后的结果又被心所保存。

所以别教的人看人生,看到更深层,他看到人生根本不是业力创造的,这个是太粗糙了,人生是你的内心变现出来的,哪是业力创造的!当然他这个时候的心识有八个识,八个识我们分成两类:一类是管业力的心识;一类是管名言分别的心识。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再把赖耶缘起这个别教的思想,它们怎么解读人生,再做一个解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