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天台教观纲宗 > 第9章 第9集《天台教观纲宗》

第9章 第9集《天台教观纲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丙二、别释分二:初、论五时通别。二、辨八教观法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五页。我们讲到丙二的别释。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佛陀在说法时,他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应机说法。佛陀站在众生根机的角度,来宣说他相应的法门。你是人天乘的根机,他讲五戒十善;你是二乘的根机,他讲四谛十二因缘;你是大乘的根机,他讲六度法门。这是佛陀早期说法的方式,站在众生的角度来说法。

第二个重点是:等到佛陀晚年以后,佛陀就必须要作总结,必须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您老人家为所有的众生说法,到底您老人家内心是怎么想的?就是说,在您老人家的角度,先不考虑众生的根机,您内心是怎么想?

我们看到,佛陀说法是两种方式:过去是站在众生的角度来说法,后来是站在自己内心的世界来说法。前面叫作为实施权,后面叫作开权显实。到了法华会上,佛陀必须要做交代了,就是说,佛陀说了这么多法,它的核心价值在哪里?

简单一句话: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佛陀说法本来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要启发我们众生内心的觉悟,因为这个地方太关键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有两种东西:一种是清净的道法;一种是颠倒妄想。当我们的清净道法没有开显时,我们的颠倒妄想就开始不间断地活动,辗转增盛。

按照佛陀的意思,颠倒妄想要消灭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启发你心中的光明。你怎么对治都是治标不治本。就好像这个世间上同时有黑暗跟光明,但是为什么有些地方我们看不到黑暗呢?因为那个地方有光明;当光明出现,黑暗自然消失掉。

按照佛陀《法华经》的意思,我们不断地攀缘外境起了颠倒妄想,才会起烦恼造罪业,才有果报,才有生死轮回的问题。所以核心的关键在于一念不觉,你迷失了心中的道法,所以才变成现在的这个相貌。佛教里最核心的问题就在这里。其他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都不是佛陀的本意。

但是佛陀到了晚年时,佛陀知道是该交代真相、说出真相了,所以佛陀就“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佛陀把众生的需求暂时先撇开来,佛陀说:我要启发所有众生内心的觉悟,宣说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这个思想是佛陀所有说法当中最核心的思想。也就是说,佛陀在之前说了很多法,强调法力不可思议,到了晚年才说明,其实修行时,你能念的心也不可思议。如果你的心性没有这种功德,外境能够启发吗?如果你本身没有种子,你用再多的水去灌溉它,也开不了花结不了果。

这时大家才知道,你之所以能够生天,之所以能够往生净土,除了佛号的加持力,你忽略了自性的加持力。你内心有创造功能的德性,但是因为长时间把心性用来打妄想,打糊涂了,所以对自己没有自信。其实,你所有的成就,都是心力跟法力的结合。你有这种能力,只是你刚开始不敢承当,所以佛陀就用法力来帮助你。其实你要肯承当的话,不要从法下手,你称性起修,心力就不可思议。

所以到了晚年,佛陀必须交代这件事情,否则大家只是活在法力不可思议,这个修学是有欠缺的,那就跟外道没什么差别了。佛法不共于外道的地方,来自于内心的觉悟,就内观这一块。

因此当《法华经》讲完心力不可思议,佛法的整个思想就齐备了,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法也不可思议,这时产生心力、法力的结合,才能够创造无上的功德庄严。

由此可见,佛陀在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时,是采取两个方式:从五时的判教来看,佛陀第一种方式是直接地宣说;第二种是次第的开导。

如果你善根成熟了,佛陀就以强调心性功德不可思议的方式,不需要那么多枝末了,直说大法。比方说《华严经》就是佛陀直接开显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议,根熟的菩萨直接承当,直接修六波罗蜜,契入佛陀的功德大海,“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些过程,什么四谛十二因缘,通通不必了,在《华严经》佛陀直说大法——直接讲佛教的核心思想。

但是一开始很多人无法接受,因为我们妄想打了太久,对自己已经失去了觉悟的自性,所以佛陀必须要有一个过程,“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必须要有一些调伏引导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法华所谓的次第的开导。法华的思想也是宣说妙法,但是它不像《华严经》那样是直接地宣说。

《法华经》在开导妙法时,它的过渡,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生了个独生子。有一天,他家里附近有个庙会,这个长者就带了儿子去参加。但是人多,不小心,这小孩子走丢了,长者怎么找,也找不到这个儿子了。

这个儿子走丢了,他也没有谋生能力,怎么办呢?他混入了乞丐群做乞丐了,就是一村又一村的托钵。如果这个地方有钱人家多,善心的人多,就吃得饱饭;如果到了一个贫穷的村庄,这几天就得挨饿。“法性流转六道是名众生”,就是他一念心性的功德,当他一念攀缘心落入六道时,他有时候在人天,有时候堕三恶道;有时候快乐,有时候痛苦。

直到有一天,这个乞丐托钵到一个地方,突然间回到自己的家门口,但他已经忘记这是自己的家了。他在门口观望,哎呀,这个家里面种种七宝的庄严,中间坐了一位长者,具足威严,旁边很多的侍从。

正当这个乞丐透过窗户,在看这个大富长者的家庭时,大富长者也看到这个乞丐了。他一看就知道,这个是我流失多年的儿子,就叫侍从去把他追回来。两个侍从追到这个小孩,这小孩就边跑边说:我没有要偷你们家东西的意思,我只是路过而已。就是说这个小孩他乞丐做久了以后,自己没有自信了!所以这两个侍从把乞丐追到,把他抓到长者前面时,这个小孩已经晕过去了。

这位长者说,这不是办法,强迫没办法,把他放回去吧,让他继续做乞丐。然后这位长者就想出个办法,找个人化装成乞丐去做他的朋友。这个人就混入了乞丐群,这样你是乞丐,我也是乞丐,大家是好朋友——同事摄,慢慢就跟他结成好朋友了。

有一天,这个冒充乞丐的侍从,就跟大富长者的乞丐儿子说:我们这样子做乞丐也不是办法,我知道有个地方,那里有工作的机会,我们可以去应征,有固定的收入。这个乞丐说:好啊!侍从就把这个乞丐带到大富长者的家里应征,当然两个都录取了。

录取以后,扫厕所,做清洁的工作,从卑贱的工作做起。作为一个乞丐他本来是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固定的收入,扫厕所虽然卑贱,但是他起码有个地方住,有东西吃,他内心“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非常的安稳快乐,而且非常满足,他觉得人生快乐不过如此。

大富长者看这个人,觉得他慢慢有点承当力,因为他开始赚钱了,不像以前什么也不干就打妄想。他想:这个人有承当力了,好,把他升级。干什么呢?管库房。这个乞丐,以前接触的都是一些污秽的东西,管库房看到的是大富长者家里面无穷的珍宝——看到大乘佛法甚深无量的功德,这时他真的是吓一跳,世间上居然有这么好的东西啊!我以前以为有个饭吃,有个地方住就挺好了。

这个时候,他看到这些珍宝就像众生得到大乘的甚深功德一样,内心当中的打击是很大的——原来众生还有这么个活法。但是这时,他还认为这些珍宝跟我没有关系,好是好,但是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这个是命中注定的。

到第三阶段的时候,长者看乞丐慢慢地心智成熟了,胸量也扩大了,就让他做管家,统理长者家里所有的事务。到他晚年的时候,长者开始交付财产,把所有人叫过来说:这就是我走失多年的儿子。那么这个管家也就直下承当了。

这个地方说明什么呢?就是说我们的修行有两种选择:第一种,你离家出走去修行,放弃了你内心的珍宝,我不需要住在家里,我到外面去打拚,也可以,这是一种选择。这种叫作向外攀缘式的,没有安住的修学。

第二种,就是把心带回家。虽然这个乞丐,还有很多东西要去成就,但是至少他已经回家了,这个很关键!也就是说,我们长时间以来被妄想误导,即便我们开始踏入了佛法,开始去持戒、拜忏,还是用攀缘心,用妄想来修学,我们只能够依靠法力的摄受,我们刚开始就是这样修学的——心外求法。

直到法华会上,我们才开始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告诉我们自己:其实当我们把妄想拨开来时,我们内心的清净心菩提愿,跟十方诸佛是没有差别的,只是我们是因种,佛陀的佛德是果地,我们是因地而已。就是说,我们现在虽然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但是你只要不中途死亡,最终还是要继承长者全部家产的。

所以在法华的思想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经过《法华经》的训练,你这辈子就活在法力不可思议,就是你平常该打妄想,还打妄想,带着妄想来修行。你以前心中是怎么打妄想的,来到佛教照打不误。但是差别在哪里呢?差别在你偶尔去佛堂做做功课,离开佛堂以后,该干么还干么。这样你内心的觉悟,完全没有启动,后果只有一个,叫日劫相倍,就是你修一劫,你赶不上内观的人修一天。就像你说:我不想回家,我就是愿意流浪。那你自己在外面再怎么工作,怎么比得上回家直接继承家业的人创造的功德快呢,跟你离家出走,自己辛苦创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所以,按照法华的思想,既然把心带回家,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你就必须早点知道,因为它对你的影响太大了,它影响到生命的增长快慢,影响你是不是真正的由内而外的脱胎换骨,还是一种表面的积集资粮而已。

就是说,你今天在法力不可思议当中,如果没有把心力不可思议放进去,你这辈子就是佛教的门外汉!你不管一天做多少功课,只是一个资粮力,因为你内心的觉悟完全没有启动,没有找到佛教的核心思想,你就很难进步了。

这就是为什么三世诸佛一定要讲《法华经》,因为这个是佛法的核心思想,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只是佛陀说法,有一种是顿说的,华严的思想是直接宣说,法华的思想是次第开导,就开出了五时八教。华严时是顿教,阿含、方等、般若是施设方便,叫作渐教;《法华经》叫作会渐归顿,它是会归式的圆教,《华严经》是直接宣说的圆教,这个就是五时的一个情况。

丁一、论五时通别分二:初、明通五时。二、明别五时

戊一、明通五时分二:初、出过斥非。二、结申正义

己一、出过斥非

我们来看讲义。

你懂得这个概念以后,我们就可以看今天的主题了。今天的主题是别释,前面是对五时八教的一个总说,这个地方就个别详细地说明五时八教的内涵。这地方有两段:初论五时通别;二辨八教观法。

看第一科,先论说五时的通别情况,说明“通五时”跟“别五时”。天台宗安立五时,它是两种情况:一个是“通五时”,叫通前通后,它是一个融通的情况;这个“别五时”,是前后差别。

我们先看“通五时”。通五时当中分两科:一、出过斥非,二、结申正义。

首先,我们先指出这个过非,来申斥它的非理。就是说,在智者大师的判教之前,有一些法师的判教是有问题的,是不合理的,先指出它的过非,然后再结显正确的义理。也就是蕅益大师在讲五时的时候,是先破邪再显正。

我们先看破邪的己一、出过斥非。我们把它念一遍。

通别五时论,法华玄义云 :夫五味半满,论别,别有齐限;论通,通于初后。

通是融通,别就是差别,有两种五时。

首先蕅益大师引用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上的说法:“夫五味半满,论别,别有齐限;论通,通有初后。”

“五味”就是五时,我们前面说过就是涅盘五味,乳、酪、生酥、熟酥跟醍醐。乳是直接的,就是没有经过加工的,比喻华严,佛陀成道以后直说大法,不施设方便的;后面就开始施设方便了,通过牛奶的提炼变成酪、生酥、熟酥,最后才转成甘露醍醐,这叫“五味”。

“半、满”就是,权法叫作半,实法叫满。在权实当中,有差别的五时跟融通的五时。就是站在教法生起的次第,叫作别五时;站在众生差别的根机,佛陀必须要通前通后的因缘。

什么叫通前通后呢?比方说,阿含然后变成方等,变成般若,但是有些人他不需要经过阿含,他本身三界的烦恼就轻薄,所以不需要经过阿含的调伏,他可以直接从方等跳过般若,可以跳入法华,那当然佛陀就不需要讲阿含。就是说这个五时当中,它是有开合不同的。比方说,佛陀讲阿含以后,这个人内心觉悟唯一的障碍是烦恼粗重,在阿含调伏以后,他就直接可以趣入法华了。当然就不需要方等、般若这样多事。

所以通五时,佛陀可以说是一切时讲华严,一切时讲阿含,一切时讲方等,一切时讲般若,一切时讲法华。这就有秘密、不定的意思了。佛陀随时等待,你准备好就可以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了。所以这个五时,只是一个原则,这叫通五时。就是有一些特殊情况,佛陀必须要有一些融通的情况。

我们先看古代法师的判教,到底哪里出了差错,必须要智者大师重新判教?我们先看第一段。

章安尊者云:人言第二时,十二年中说三乘别教。若尔,过十二年有宜闻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岂可不说?若说,则三乘不止在十二年中;若不说,则一段在后宜闻者,佛岂可不化也?定无此理。

首先蕅益大师引用天台智者大师的法弟子天台章安灌顶尊者的话说:有人说,这个有人是谁呢?就是在南北朝,刘宋时候的法师,就是在智者大师之前他们也判教,也判成五时。在古代的判教五时,第一时判作人天的因果,就是佛陀出世以后先讲人天因果;第二时讲三乘的别教,讲声闻、缘觉、菩萨这种差别的教法;第三时,佛陀是讲般若的空性;第四时讲《法华经》的真空妙有;第五时讲涅盘,会归到一心真如。古代的判教是这样。

这种前后次第当然有问题,我们待会再说。更严重的是,它把每一个五时标上了固定的时间,使令五时变成定型。因为智者大师在判教五时的时候,他并没有说,阿含得待多久,方等得待多久,般若待多久,它没有固定的时间,它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概念。但是古代的判教,把每一个时段都安立时间的时候,就让五时变成定型了,这个有问题。

我们往下看。他说,假设这个判教是正确的,人天因果这块就不谈了,直接破第二时。第二时佛陀讲三乘的别教,讲十二年,如果有人出家比较晚,或者亲近佛陀比较晚,他亲近佛陀时,佛陀已经成道超过十二年了,但是这个人的根机应该听到四谛法,听到十二因缘,听到六度,难道佛陀就不宣说了吗?如果佛陀宣说,那当然三乘的别教就不止在十二年中;假设不说,在后一段才亲近佛陀,应该听闻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的,难道佛陀就把这些信徒众生给放弃,而不度化了?定无此理。

所以这个五时冠上明确的时间,就把五时给定型了,就变成佛陀说法完全不考虑众生的根机的变化,这是先破这个通的情况——他没办法融通的情况。

再看第二段他的破斥。

经言:为声闻说四谛,乃至说六度,不止十二年。盖一代中,随宜闻者即说耳,如四阿含、五部律,是为声闻说,乃讫于圣灭,即是其事。何得言小乘悉十二年中也?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就引用经典说,经典上处处听到佛陀宣说,佛陀为声闻众讲四谛法门,讲苦集灭道,使令声闻人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趣向涅盘,乃至于为菩萨说六度,广泛地积集成佛的资粮,可见得这个绝对不是十二年中。因为佛陀为声闻人说四谛法,说六度,我们可以看到在方等、般若、法华会上,都有这样的宣说。《法华经》里面,佛陀不讲四谛、不讲六度吗?不可能!所以绝对不止十二年。佛陀可以从头到尾都讲四谛、讲六度,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教化当中,随宜闻者,佛陀就宣说。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阿含经》是小乘的教法,或者小乘的五部律,都是为声闻人说,但是佛陀当然不可能只是在前面十二年讲声闻法,乃至于佛陀灭度,在《遗教经》的时候,诸比丘,当然这些没有成就圣道的就哭得很伤心,那些阿罗汉已经没有感情的爱取了,他们就不哭了。佛陀为声闻众重提四谛法门,告诉弟子们,要知苦、要断集,慕灭、修道。一直到阿那律尊者站出来,跪在佛前说,“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四谛,不可令异。”我们对四谛的理解不可能改变,佛陀才安心地入灭。所以你怎么可以说,四谛法门只通于佛陀前面成道的时候?佛陀临灭时还讲四谛,所以这个法是通前通后的,这个通五时,就破斥了古德的判教,不能给判教一个固定的时间,不可以!只能说原则性的次第是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这是第一个,通五时,这个是融通。

第二个,我们来看看,这个判教的别五时也有问题,因为他说佛陀成道以后,先讲人天业果,这个地方有问题。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外道就讥嫌佛陀,说:“佛陀,我知道您老人家有大功德,是大威德的人,但是您内心不平等。”佛陀说:“我怎么不平等呢?”他说:“我观察您很久了,您花最多时间为比丘说法,然后才为在家皈依佛陀的三宝弟子说法,您花最少时间为外道说法。”佛陀问这个外道:“如果你是一个农夫,有三亩田,你会先种哪一亩田呢?”外道说:我的精神体力有限,当然先耕种肥沃的田,花的精神体力少,收获最多。佛陀说:“我亦复如是。”佛陀在世才八十年,扣掉前面的修行,成道以后三十岁到八十岁才五十年,没有太多时间浪费了,所以佛陀必须做最好的布局!当然是先度根熟的众生!所以佛陀出世以后,第一时肯定是华严时。

诸位!你想想看,佛陀成道以后,不可能把那些多生多劫亲近十方诸佛,这些根熟菩萨摆一边,先讲人天因果!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欸,这些众生已经成熟了,你稍微点化一下,他们就马上悟入佛法界,你把他摆一边,先讲人天因果,这真的是不合理。佛陀肯定第一个先顿说大法,把这些已经根熟的菩萨,直接度了,然后再把这个色身稍微调整一下,卢舍那身收起来,现出丈六的老比丘相,开始陪着众生成长,肯定是这样子。所以第一时讲人天因果这个地方,就犯了佛陀度化众生先度根机成熟的众生这个错误了。

所以古代法师的判教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别五时。佛陀不可能先讲人天因果;第二个,通五时。它把每一个时段安上了时间,使令五时缺乏了互相前后融通的这种过程。

我们再往下看,破第三时。

人言第三时,三十年中说空宗般若、维摩、思益。依何经文,知三十年也?《大智度论》云:须菩提于法华中,闻说举手低头,皆得作佛,是以今问退义。若尔,大品与法华,前后何定也?

在之前的法师,判定第三时是讲般若的空宗,比方说《维摩经》、《思益经》等等,蕅益大师就反问了:那你是根据什么经典知道它是三十年?可以明确地说佛陀讲般若空宗总共讲了三十年?他就举例子来破斥。比方说《大智度论·阿鞞跋致品》——《大智度论》是解释《大品般若经》——它里面提到说,须菩提于法华中闻说举手低头,皆得作佛。在《大智度论》里面提到《法华经》,说:一个人要是安住一念心性的清净心跟菩提愿,他这样依止大乘的善根,乃至于做一种微小的善法,小到什么程度呢?比方说,他看到了佛像三宝,恭敬地点个头乃至于一举手,皆得成佛道。

就是说,成佛的关键不在于资粮本身,而是善根的引导。这种概念,《法华经》处处有听说了。这个时候就说明退转的意义,须菩提就问:那这样子的话,我成就了大乘善根会不会退转呢?就是从这个因缘来问退转的意思。“若尔,大品与法华,前后何定也?”《大智度论》引用《般若经》说:须菩提曾经在法华会上听到举手低头皆得作佛,那到底般若在前,还是法华在前?因为这表示,须菩提参加法华会以后,又参加了般若会,那这样子到底前后怎么定呢?所以就必须有融通的情况了。

所以可以证明佛陀一切时说般若。只是说,可能这个人般若因缘结束了,佛陀就用秘密、不定让你听到另外一个法。比方说,你《般若经》学了三年成功了,你的因缘成熟,可以直接把心带回家了,那么你听到的就是法华的思想或其他的思想。所以佛陀说法其实是通前通后的,只是佛陀用他不可思议的神通力,施设了秘密跟不定,让有些人听到,有些人听不到,所以就构成了听法中,共中有别,别中有共的别五时、通五时的差别。

这个地方,我们必须把善根的退转解释一下,因为这个是很重要的概念。它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经过天台教观或者《法华经》的启发,他曾经回过家,他从一种打妄想的思想,曾经有过回光返照,安住一念心性而启动了他内在的善根、清净心菩提愿,但是他这个人只是胜解,没往生,到来生时,他的妄想要现前,那么这时他的善根到底是退还是不退?

《法华经》的意思有两层:第一个,约作用,退。就是他的功能已经不能相续了,从作用的相续,他可能会有暂时糊涂的阶段。第二个,约本质讲,善根是不退的。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舍利弗尊者,我们看他的成长过程。他不是一开始就走向小乘的,他一开始是学大乘法发菩提心的,可是不幸的是,他大乘法修了六十小劫,后来有一天遇到一个婆罗门在路上哭得很伤心,启动了舍利弗的慈悲。

舍利弗问他:“你在这边哭什么呢?”他说:“妈妈生病了。”“你妈妈生病,你要带她去看医生。”“医生看了,但是,他说要用一个修行人的眼睛来和这个药,我妈妈的病才可以治好。可是我到哪里去找修行人呢?”舍利弗心里想:算了,反正菩萨布施,外财内财都布施,我的眼睛就布施给他妈妈治病吧。舍利弗二话不说,把他的左眼挖起来,说:赶快拿去给你妈妈治病。这个婆罗门说,尊者,对不起,我要的是右眼,你挖的是左眼。舍利弗说:“好吧,好人做到底,干脆把右眼也给你妈妈治病吧!”他把右眼也挖了。结果他把右眼拿给这个婆罗门时,婆罗门说:“你这个眼睛这么臭,你哪是修行人呢?”往地上一甩就走了。

这件事情对舍利弗打击太大了!退大取小,从今以后他觉得度化众生不适合他,就把门关起来,关闭了菩提心,现出了出离心,也就是说他的功能暂时消失了。后面事实证明,他也是先成就阿罗汉果,所以从功能的相续来说,他是退了,但是从本质来说,他没有退。

诸位!声闻人有两种。在《法华经》上说,有一种是叫作定性声闻,这个人从他开始学佛到最后,从来没有接触大乘佛法,他一路就听到《阿含经》的思想,在他的生命当中,只知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种叫定性声闻,这是一种人。

第二种,是退大取小的声闻,比方说舍利弗尊者。他曾经接触过大乘佛法,虽然遇到恶因缘暂时退转,但是这个人他成就阿罗汉时,跟一般的阿罗汉还不太一样。

我们举两个例子说明。

第一个,舍利弗尊者同样是阿罗汉,你看他跟须菩提都是一样,三明、六通、八解脱,但是舍利弗尊者成就阿罗汉以后,他领着五百人到处游化,他的胸量格局跟一般的阿罗汉就不一样了,他等于是佛陀弟子里,最得到佛陀倚重的弟子。

第二个,从法华会上也看得出来,他的小乘善根里面有大乘善根的灵动。比方说,佛陀法华会上三周说法,法说、因缘说、譬喻说,第一周的时候,佛陀先浅说,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先讲第一层道理。说法以后,其它阿罗汉都没有感觉,但是就启动舍利弗尊者过去的善根,他就出来讲话了。

他说,“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豫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他说,我作为一个阿罗汉,从我自己本体的经典,从《阿含经》的教诲,我已经是无学位了,照说我是跟佛陀一样,因为佛陀也是现阿罗汉的相貌,佛陀是从本垂迹,现出丈六比丘相,所以所有的阿罗汉认为佛陀就是一个阿罗汉,只是他的神通道力比我多一点,如此而已,所以佛陀到最后,也要入偏空涅盘。

但是舍利弗尊者,他就跟一般人不同,就是“我昔从佛闻如是法”,听到什么法呢?我看到佛陀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豫斯事”,我从来没有看到佛陀为我们声闻弟子授记,这怎么样呢?“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他内心会有所感伤,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这个就是大乘善根在活动。为什么其他阿罗汉看到佛陀为菩萨授记没感觉呢?所以可以看出,他的大乘善根没有退,就是暂时进入睡眠状态,所以才能够在法华会上,第一个发菩提心。

善根不能退,善法可以退。你过去的布施、持戒的善业得到的果报,当你把福报享尽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就跟没修一样。但是你在佛法里面的学习,得到一点觉悟,这个善根是可以点点滴滴累积的,你前生的觉悟,今生可以再加上去。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可以很肯定地说,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因为善根不可破坏。

如果善根可以破坏那就惨了,这样子的话,时间那么短,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就圆满的善根。善根可以累积,它是金刚种子,“譬如食少金刚,毕竟不消”,你把金刚钻吃到胃里面,胃里面的消化液也不能把金刚消化,它就永远留在胃里面。

诸位!你所有的做义工,造的慈善事业,对你来说,可能会影响到你一生两生的快乐,但是从长远的佛道来说,不一定有太大的扭转力量。但是你在佛法里面的学习,得到一种觉悟,这件事情就不可思议,它的影响不可测。

就是说,我得到这个觉悟,到底在我成佛之道里面扮演什么角色呢?这没办法测了。因为人往往在一念之间,你一念的觉悟产生的影响不可思议,因为你从内心的改变,意味着你整个生命的脱胎换骨,法界的改变。你外在的资粮,那只是一种业力,影响你的生命可能一生、两生、三生,然后就没有了。所以善根是不可退转的,从本质是不可退的。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

论曰:智者、章安,明文若此,今人绝不寓目,尚自讹传阿含十二方等八之妄说,为害甚大,故先申通论次申别论。

论曰,就是蕅益大师自己做一个总结。

他说,智者大师、章安大师已经把前面两种的开示,做了这么明确地说明,但是现代人完全不注意这件事情,还尚自讹传。我以前没有学天台,也是这样认为“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盘共七载”,这种说法是很广的。

但是这种说法为害甚大,为什么呢?因为你把道次第讲得这么的固定,耽误了众生启发善根的机缘。你看现在很多人说:你学佛,要先学人天业果,再学空性,再发菩提心,这个只能从原则上说,但是你不能叫所有人都这样学习。因为这个人,他可以直接悟入心性,你应该直接启发他的心性,然后站在心性的角度来学人天因果,站在心性的角度来学空性、空法,站在心性的角度来修六波罗蜜,那心胸开阔,日劫相倍。但是你让所有人都要经过这个道次第,那就为害甚大了,你把佛法的修学次第定死了,所有人都先学安乐道,安乐道学完再学解脱道,再学菩提道,那你耽误他的大乘善根的启发。大乘善根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早一天启发他的善根,对他的影响,对他成佛的速度,那是日劫相倍。但是你因为不学习善巧,结果耽误他善根的启发,这个对他的伤害那就不可思议了,为害甚大。

所以,既然通五时这么重要,就是说你要融通,原则上启发善根是第一件事情,然后才有资格做资粮。但是启发善根,有些人要经过一个阶段就可以启发,有些人经过两个阶段才可以启发,有些人要把三个阶段都走完才可以启发,你不可以一概而论。但是大方向是把心带回家,启发你的大乘善根,站在佛陀的同一个心性来修学,这个是第一要务,而且这件事情是越快越好。所以我们必须先把通五时讲清楚,因为这个影响太大了,对一个人的善根启发,有直接影响。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