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天台教观纲宗 > 第26章 第26集《天台教观纲宗》

第26章 第26集《天台教观纲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壬三、修行位次

一、理即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页,我们正式来说明通教的修行位次。

佛教在解读人生,主要是用两种力量来解读: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人生是业力跟心力的结合。当我们心随境转,向外攀缘,我们就由业力来主导我们;当我们能够不随妄转,安住空性,我们的心力就能够主导业力。

所以,我们人生到底是被动地被业力牵着走,还是主动地去引导业力,去达到我们心中的愿望,空性的智慧就扮演关键的角色了,因为只有空性能让你去消除向外的攀缘心。因为你一定认为人生有所得,你才会去攀缘;有所得,你就有所求;有所求,你就有所住。当你有所住的时候,人生就由业力来主导了,因为你住在它的身上,是你自己找的。

所以空性思想的体会,就变成很关键了。一个人是不是能够在生命的执着当中把它抽回来,你的心是不是能够带回来,空性的智慧的判断跟抉择、体悟,就扮演关键的角色了。

对空性的体悟,最圆满的空性就是通教的空性,它比藏教的空性来得圆满。

我们把它念一遍,什么叫作通教的理即佛。

佛法在解释空性有两种概念:一个是从无常。说一切法真的有生起,但是它生起的时候,它会变化,最后消失,叫“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就是一个从生起到消失的空性,叫作无常的空性,这个是藏教的说法。

通教的思想不是这样。它的空性更圆满,更直接。它认为一切法本来就没有生起,那是一个因缘启动的假相。所以在整个通教的思想,认为一切法它的空是缘起性空,就是一切法自性空,它的本体是空,它这个空性是这样安立的。

一切法本来就无生是怎么安立呢?这个地方就是《中观论》的这句话了,这句话很重要。蕅益大师说,龙树菩萨的《中观论》“品品别意”,但是“俱会无生”,都契入无生的概念。虽然每一品有每一品的道理,但是它最终的目标就是“无生”。

无生,简单地说就是本来就没有,就是你要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为什么本来就没有呢?这句话很重要——就是“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龙树菩萨的这个思想是相反的证明。他先假设一切法是有自性的,就是一切法本来就有,先假设它有自性,然后证明它不存在。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方说桌上的花,你怎么证明这个花本来就没有?你先假设它本来就有,假设:喔,这个花有自性。那么它有自性,就必须要有一个原因,是谁把它生起来的,它有自性嘛,它有它的独立自主的体性。

第一个,它是自己生起的,这个花自己生起来,既然你有体性,有体性就是要有谁把你生起来吧?这是不对的!因为花自己能够生自己,古德说,这样就有无穷的过失。如果这花能够自己生自己,再自己生自己,那么这个世界上应该到处都是花了,跟现实不符。所以它自己可以把自己生起来,这个不合理。这可以接受吧?它自己不能生自己。

第二个,其他的东西把它生起来,叫他生。他就是自己以外的,比方说泥土,欸,说我这泥土里面就长出花了,不对!世界上泥土多了,也没看到多少花,是吧?所以他生也不合理。

在龙树菩萨的概念就是说,A 创造 B,一个有自体的 A 创造一个有自体的 B,怎么两个创造出来,A 跟 B 会不一样呢?说泥土创造了花,泥土是有自性的,花也有自性,泥土把花创造出来,结果花跟泥土体性不一样,这不合理,所以他生也不合理。

共生就是泥土跟阳光跟种子共生,共生也不合理。因为龙树菩萨说,自也不能生,他也不能生,两个不能生的东西混在一起,怎么可能生呢?说一颗沙不能挤出油,一颗石头也不能挤出油,沙跟石头放在一起也不可能挤出油。

那么有人就说了,欸,我把种子跟泥土、阳光放在一起,花就长出来。是的,但是长出的花不是你这个花,它是另外一个花了。因为每一个栽培的人,除了外在的环境,他当时的心态很重要。你不可能有两种同样的心态去栽培,因为所有东西,都是业力跟心力的结合,所以因缘是很复杂的。你就用相同的温度、相同的种子、相同的泥土的矿物质,你也不可能栽培出两个同样的花出来,不可能!因为你的心态不一样,那个栽培、那个能念的心不一样。所以共也不能生。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只好“知无生”了。它只是一个因缘和合的假相而已,它没有真正地生起,因为你假设它有自性,不能成立。因为你有自性,它是怎么来的你要交代清楚。如果它是真实的,一个真实的东西来,它一定有个处所。它从什么地方来?如果你认为它是个实体,那你告诉我,它从什么地方来?它从泥土中来,还是从种子中来?还是从阳光中来?

答案:因缘中来。因缘中来就是说,因缘没有启动之前它是什么样?就是它要因缘启动了,这个花才出现;当因缘没有启动之前,它是怎么样?它就是无生,所以它的本质是无生。你看到这个花你没有看到本质,你只是看到花的假相,所以,每一件事情只有假相,没有本质。

没有一个东西,能够独立自主地决定它的性质。当因缘变化,它一定要变化,因为你受了因缘的主宰,所以“是故知无生”。

既然你没有自主性,所以你就没有自体。如果你有自体,你应该决定你的性质,你不可能受别人干扰,事实上不可能。所以它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是因为你的性质、你真实的体性不存在。就是你自己没有独立自主的体性。

所以结论:人生只有假相,没有实体,因为你说不出它的来处。它也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也不是共生,人生的实体是不存在。一旦有实体,你一定要明确说出它是怎么来的。

所以蕅益大师他讲一个观念很不错,他说没有实体,你要可以从它的三个角度:未生无潜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

比方说,我们对一个东西产生贪爱,那个贪爱的活动,为什么贪爱的心识没有实体,只有作用跟相状呢?你没有得到外境时,你说这个贪爱有实体,那你贪爱的烦恼没有活动之前,它到底藏在哪里?你说藏在我身体里面,身体是个物质,怎么会有心识活动呢?所以未生无潜处,它没有潜伏的处所。你说,欸,它有实体,它还没有出来之前,一定有一个东西让它能够放,它有实体,但是你找不到它的来处,未生无潜处,它没有潜伏的处所。

正生无住处。它在活动时你说它在哪里呢?觅之了不可得。它就是一个刹那刹那生灭的因缘的假名、假相、假用,它只是一种感觉而已,你有本事把贪爱烦恼拿出来,拿不出来!所以正生无住处。

贪爱烦恼毕竟是生灭的,它结束以后,你说它去了哪里?生已无去处。所以结论它是无生,毕竟空,它没有实体。

诸位!空性的真实的究竟涵义,是因为它没有真实的体性,这样子就给大乘佛法很大的作用,就是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这观念很重要!

空性有两种解读:钝根人知道一切法没有实体,他就什么都放弃,然后就入偏空了,这就通前;利根人看到一切法没有实体,哦,那生命可以改造,它没有实体,既然是诸法因缘生,那我可以创造另外一个因缘来引导它。

就像这个球,你踢了一个方向往东边走,我中间再补一脚,我创造另外一个引导到净土的因缘,你的生命就变化了。因为它没有实体。

所以没有实体有两种思考,一个是消极的思考,偏空涅槃;一种是积极的思考,人生有无量的可能性。

所以“是故知无生”,这是最圆满的空性的思考。你不要把相状拿掉,只要知道它没有实体就好。你不是想要得到它吗?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外境干扰你,是因为你想要去求,你要得到它的实体,你要有所得。现在问题不是生命本身,是我们的心态有问题。如果你认为生命在障碍你,那你就是自己障碍自己。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障碍自己,因为你有所得。所以问题就是说,佛陀能解决问题,就是因为一切法没有实体,所以你不可能在人生得到什么,它无所得,是故知无生。

我们再往下看。

“解苦无苦,而有真谛。苦尚即真,况集灭道。”

所以痛苦是没有自性的。在藏教里面,痛苦就是痛苦,快乐就是快乐,它每一个法都是真实的,我空法有。

到了通教,痛苦是不决定的,因为它当下就是空性,它本身就是空性,当体即空。

苦是毕竟空,集灭道也是毕竟空,所以苦集灭道都是不决定,都没有自性。生死的流转门是不决定,还灭门也不决定,所以生死涅槃等空华,生命可以改造,这个是无生的概念。

就是一切法是没有真实的体性,这叫自性空。你把空性了解以后,就有资格再往下看,这时你对人生就有正确了解,大乘佛法的空是无生。就是每一个东西都没有实体,它只有因缘的力量,产生一种暂时的假相,如此而已。这是空性的意思。

二、名字即佛

我们再看第二的名字即佛。

从无生的概念,从一切法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概念来看人生是怎么样呢?人生如梦如幻。你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从实体的角度它没有,但是从假相的角度,它也是如幻有,它有它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

所以大乘佛法观一切法空,不能够否定因果的存在。它只是说因果不真实,没有说因果不存在,是说因果可以改变。但是它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爽,虽然因果丝毫不爽,它法性本来空寂,所以结是论如梦如幻。

“知一切法当体即空,非灭故空”,不必等到它消失。这个空性的好处就是当体即空。为什么空?因为你的存在要靠因缘。如果你有实体,你就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就会出现,如果你有真实体性的话。但是事实不然,每一件事情出现都要有因缘,有业力跟心态的结合,你的所有东西都是因缘创造出来的。所以,人生是借来的,生死涅槃等空华。

这个观念在《楞严经》很重要,就是因缘性空,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跟因缘借来的。简单地讲,没有一个东西能够独立自主地存在,不可以!你都要跟因缘借来。

举一个例子,中国的古书讲一个事情说,有一个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圣贤之书,久修圣贤之道,所以他有功德力。这读书人这一年要考试的时候,他从家里去学校读书,要经过一个土地公庙,但是他一走过去,因为他的威德力很大,土地公就得站起来,他回去的时候土地公又得站起来。

土地公就觉得有点烦,有一天就托梦给他信徒说:“你好不好在我的大门前面弄一道墙壁?”说:“为什么呢?”“这个读书人走过去我得站起来一次,他走回去又站起来一次。你弄个墙壁,我就可以让他不现前。”

信徒当然要依照神的指示,就准备砖块泥土。但是在准备要盖的时候,那个神又托梦说:“不用盖了,因为这个读书人做了一个损阴德的事情,他的功德消失了,今年的功名也没有了,他走过去我不用再站起来了。”

从诸法因缘生来看这个读书人,他的福报力是什么?如果他的福报力是真实有,那他不管做什么,这个福报力都不会失掉,如果真实的体性的话。事实上不是,他的福德力是跟因缘借来的!你借了这个因缘,当你的因缘破坏的时候,你的福报力就没有了,这个就是无生。

没有一件事情是说,我不管怎么样,我都有福报。没有这回事情!你的福报存在是有条件的,所以你要谨言慎行、要断恶修善,你的福报才能够相续。就是,什么东西都有条件,都要跟因缘借来,不可能说我就有福报,不管怎么做我都有福报,没有这回事情!那你这 个违背诸法因缘生了,那你就是“自生”——人生你有主宰性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生死涅槃等空华,一切法如梦如幻,这个就是它的一种人生态度,从一种无生的概念而建立一切法不决定,人生也不决定。你是业障凡夫,但是如果努力,你可以带业往生;你福报很大,要是不守章法,你也会回到业障深重。就是一切法都是向因缘借来的,你用什么因缘它就出现什么结果,所以一切法不决定。

你说你现在修得很好,功德庄严,也不决定。你要放逸,它就改变了;说我以前很放逸,也不决定,我现在努力,它也会变成功德庄严,这个就是所谓的一切法无生。

三、观行即佛

我们再往下看,观行即佛。

前面的理即佛跟名字即佛,都是建立一种人生的观念,从无生而建立了一切法如梦如幻,它没有实体只有假相,这个时候就开始修观了。

观行位第一个,干慧地,这个关键,很重要!干慧地这个“干”蕅益大师解释“未有理水,故得此名”。这个水叫法性之水,因为水能够洗除污垢,表示空性的真理来洗除我们心中的执取。

这个人为什么叫干慧地呢?就是说他的智慧只有闻思的胜解,没有禅定的修慧。这个跟《遗教经》一段经文有关系。《遗教经》说,“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说智慧水,你如果没有做一个水池把它保存下来,它就流失掉了。你没有禅定的摄受,虽然有智慧,但是你的心是散乱的,你心就到处流失了,心光外泄就流失掉了,所以你必须有禅定的摄持,这个水才会变成强大。一个强大有力量的水,才能够洗除污垢。

干慧地的关键在哪里呢?因为他得到胜解了。一般通教的人要通到大乘佛法,观行位跟相似位是关键,到了分证即佛,他证得初果就不太可能回小向大了,变成定性声闻了。所以一个观一切法空的人,你只能够修其法,不能证其果。就是说,你观一切法空,你只能够采取它的方法,但是你不能从空性里面去获得果证,不可以,获得果证你就入定性声闻了。

观行位有什么好处呢?这个人对烦恼的调伏可能还没有完全,至少这个人安住了,这个很关键!藏教法在因地没有安住法,因为藏教观无常,看到苦谛,所以他是一心一意想要厌离。我们看不到藏教里面,有让人安住的东西。

藏教的法跟凡夫刚好走入极端。凡夫是匆匆忙忙地投入因果的果报里面去,攀缘生死的果报;藏教的人是匆匆忙忙地想要离开果报。他也匆匆忙忙,出离心哪,“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所以他必须靠空性的安住,安住以毕竟空为住。

所以古德讲一句话说,通教的人是“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他的心能够看到因缘的起灭,看到人生百态,因缘生起,因缘消失,他心中能够不动,心中无所住。他以什么为住?他不以外境为住,是以内心为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所以藏教的空,这种调伏性的空,如果没有通教的空,藏教会活得很痛苦。因为他看到人世间充满了痛苦,充满了逼迫,但他暂时又不能离开,他的痛苦不会输给凡夫,就像一个人在垃圾堆里面,他暂时不能离开。所以他必须用通教的空来调伏,站在本来就没有生死的角度,来调伏爱取,来放弃主宰。观行位的空,能够让一个人安住下来。

四、相似即佛

我们看相似即佛。

前面的观行,他本身的调伏力是薄弱的,因为他没有禅定的加行位。但是到相似位的时候,他开始有加行了,他能够在一切法空的时候,修习无常无我观来调伏爱取,因为他得了性地。这个性就是由法性之水流露出来的,相似得法性之水。因为他有禅定的摄持,不同于前面的观行位的外凡资粮位,他已经入了加行位了,内凡加行位。

三乘的内凡位与藏教的四加行齐,这个“齐”也就是约着调伏烦恼。他智慧不太一样,他的智慧更高明。

相似位,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相似位的调伏跟前面安住有什么不同。

洞山良价禅师,有一天在山中行脚时,他看到高山上有水流下来,有一些油渍还有一些菜渣,他就断定上面一定有人住,他就循着水流往上爬,爬到很高的地方几乎找不到路了,欸,突然间发现了一个茅棚,他就去拜访这个人。这个人能够在茅棚住,心中肯定有道,他怎么能够“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他肯定有道法,否则他住不住的。

他一去,禅宗的人二话不说,不跟人家讲太多废话,他说:“仁者依何道理而住此山?”你是依什么道来住呢?那个住山茅棚禅师说:“我见泥牛沉入海中,至于今日未见踪迹。”就说我住这个山,我看到一个满身是泥巴的水牛沉到大海去了,沉下去以后还没有浮出水面,我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安住的。

当然禅宗的人一听就懂了。然后他又说:“你什么时候出山呢?”他说:“直至白牛浮出水面。”这个泥牛洗干净变成白牛,浮出水面,就是我出山的时候。

这个地方是说明什么呢?这个牛表示我们的心,就是我这个心有污垢,有攀缘的爱取的污垢,有主宰的污垢,所以我必须怎么样呢?沉到毕竟空的法水去。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这个很关键,就是调伏,他必须要暂时地往空性里去安住、去调伏,等到心的爱取跟主宰消灭了,开始从空出假,这时是一种清净的愿力了,而不是攀缘了。

这个相似即佛,就是他开始用空性的法水来洗涤自己的爱取跟主宰。但是这个时候都还没有入圣位,这时他如果是根机利的话,就会转到了别教圆教去了。

五、分证即佛

我们看第五的分证即佛。

如果这个人经过前面的观行、相似,他以空性的力量来安住调伏,他没有回小向大,没有看到内心的心灵力量,只见其空,不见其不空,他的结果就变成第五个分证即佛,就证入了小乘的果位。

分证即者,从八人地到菩萨地,有七个阶位。

第一个是第三阶位“八人地”。这八人地指的是八忍的智慧,他入无间三昧,八忍具足,智少一分。

我们前面说过,要证得初果之前要有八忍八智,八忍八智它必须要先由“忍”入无间三昧,无间断惑,解脱证真,他要借无间道来断惑,才能够变成解脱道的证真。他在断惑的过程当中,八忍具足但是八智少一分,这时烦恼将断未断,他已经有禅定,入无间三昧,但是他的观慧还是稍微薄弱一点,少了一个解脱道的证真,这叫八人地。当然这个人对智慧安忍不动,正智证真是迟早的问题了。

第四阶位见地者,八智具足,顿断三界见惑,发起真实的我空法空的智慧,见到无生的真理,即三乘的见道位,与藏教的初果齐。

不过这个地方的“齐”不太一样。诸位!藏教的初果——我们讲诸法因缘生,过程很重要——他证得初果是什么心态?他是厌离心,他带有严重的法执,认为生死的痛苦是真实的,涅槃的快乐也是真实的。所以佛陀要把一个藏教的初果请出来很难,因为他执着涅槃很真实。

但是通教人,他本身是从无生的角度安立空性,他是我空法空,所以他入初果,也就是暂时住住,这个人带有法空的思想。佛陀要为他说法让他回小向大,相对容易多了。他是站在法空的智慧去证得初果,跟藏教的初果还不大一样。

我们看第五阶位薄地。薄地就是二果。二果为什么叫薄地?就是这个人烦恼轻薄了,三乘断欲界六品思惑,烦恼、三界的爱取慢慢轻薄,与藏教的二果斯陀含齐。

所有的烦恼它有一个根本,就像《楞严经》说的,我们处理问题,你不能从枝末下手,那你这辈子就没完没了了。说一个人会打妄想,你不是用佛号去压它,那没办法,你要怎么样?就《楞严经》说的“譬如六根动,要以一机抽”,就是六根动来动去,它有一个开关,有一个机关。

你为什么六根老是向外攀缘呢?佛号我为什么老是安住不了呢?因为你想要主宰人生,这个我见的颠倒很可怕!你认为人生就应该在你的安排当中,你想要去经营今生,那你的妄想就停不下来了。不是说你业障重,不是,这跟业障没有关系,因为你把今生当真了,问题在这里。

所以佛陀的智慧,他处理问题,他的高明,他抓到核心。就是这个妄想有个开关“譬如六根动,要以一机抽”。只要做一件事情,你的妄想就会淡薄,就是放弃人生的主宰。

所以为什么初果以后,他的烦恼都轻薄,这个地方只是讲断见惑,思惑还没有断。一个人认为人生没有主宰权时,他所有贪欲瞋恚的烦恼相对轻薄,就是这棵树根本被截断了,这是核心思想。

我们再看第六阶位,二果离欲地,正示离欲。三乘断欲界的思惑尽,他把欲界的爱烦恼给断了,他只有□□无□□那种禅定的贪爱,那种三昧乐,一种寂静的贪爱,这时跟三果齐。

既然他把欲界的烦恼,爱烦恼调伏了,他就不来欲界受生,他最后是受生到□□的五净居天,在整个三界的果报里面,□□最好。所以一般不求生净土的人,走圣道门,他想想,他不到净土去,他又想要不断修行,他只能去一个地方,去□□。

因为欲界会让一个人放逸,你的善业会转成快乐的果报。快乐果报现前时,你一动攀缘,你就容易造罪。无□□这个人整天傻傻的,闇钝,禅定太深,为三昧酒所醉,没有观照智慧,就是如痴如醉,享受禅定的三昧酒。

□□刚刚好,他能够离开欲界的欲望,他的禅定也没有像无□□这么深,所以一般来说,所有的圣人一旦他可以选择,如果一定要从三界找出一个果报的话,□□最好,离开欲望而且头脑最清楚。所以三果的圣人他最后选择到□□去,去处理他最后一点点的烦恼。

看七、已办地。“三乘断三界正使尽,如烧木成炭,与藏教阿罗汉齐。”声闻乘人到此结束。这时他就在五净居天,修我空法空的智慧,就把所有的爱烦恼给断了,就像烧木成炭。

当然它所谓的齐也不太一样。因为通教的人证得小果,这种人是带有大乘种性的声闻人,他的法空智慧是在的,他随时可以启动心灵的力量。

我们看第八。

支佛地者 —— 中乘根利,兼侵习气,如烧木成灰,与藏辟支佛齐。

辟支佛更高,因为声闻人他是主修苦谛,缘觉乘他直接从集谛,用一切法不取,所以他的智慧更高了,他的习气也消灭了,更侵习气。

我们看菩萨地。

九菩萨地者 —— 大乘根性,最胜最利,断尽正使,与二乘同,不住涅槃,扶习润生,道观双流,游戏神通,成熟众生,净佛国土。此与藏教菩萨不同。

藏教为化二乘,假说菩萨伏惑不断,正被此教所破,岂有毒器堪贮醍醐?

通教的菩萨跟藏教的菩萨就不一样。你看《金刚经》的菩萨道跟《阿含经》的菩萨就完全不一样。前面我们看得出来,声闻缘觉这两乘,在通教跟藏教的声闻缘觉差不了太多,但是菩萨道就不一样,诸位要注意。

通教的菩萨跟藏教的菩萨,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看大乘人根性利,因为大乘人他观一切法空,他还有菩提心,“最胜最利,断尽正使与二乘同。”断烦恼跟前面一样都断三界的见思,但是他所成就的功德,他的心量完全不一样。

他“不住涅槃”,他不住于偏空的涅槃。那么他怎么来到三界呢?“扶习润生”,这个我们待会再说明。他保持习气,用这个习气来滋润生死。保持习气他做什么事呢?“道观双流,游戏神通,成熟众生,净佛国土。”

这些菩萨不可思议,有那么一点大乘的味道。道观,“道”就是假观,他有善巧方便,能够观察众生的根机,知道众生烦恼的厚薄,善知法义,能够应机说法,假观。道观,第二个字“观”,就是空观,他以空观自调,以方便利他。他有空观来安住自己,让心安住毕竟空,无我无我所,能够不迷、不取、不动,所以他空假二观同时操作。人生对他来说,“游戏神通,成熟众生,净佛国土”,这跟藏教菩萨不同。

游戏神通在《金刚经》说,菩萨度一切众生,而无一众生可度者。因为“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就是说,他整天在度众生,在他的心里不认为在度众生,菩萨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所以空性的智慧让他安住以后,他能够从空出假,观一切法如梦如幻。一方面度化众生,一方面积集资粮来庄严他未来的国土,这一点跟藏教菩萨不一样。

因为藏教为化二乘,假说菩萨伏惑不断,正被此教所破,岂有毒器能够贮存醍醐?藏教的菩萨道我们前面讲过是伏惑润生,因为他业感缘起,业感缘起没有讨论到心灵的力量,没有所谓的乘愿而来,没有用愿力来受生。

那么从业的角度,藏教的菩萨只好说是,喔,这个人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都是凡夫。为什么呢?因为他故意把烦恼保存下来,他把它调伏,但他不断,为什么呢?因为他要生生世世的“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他什么时候断烦恼呢?就是释迦牟尼佛坐上了金刚座,一念的相应慧那一刹那,顿断见思。

通教的菩萨他还更高明。他认为烦恼可以断,保留习气就好,用习气就可以滋润生死,所以这点更高明,扶习润生,所以他这个法更自在了。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通教的整个十地,就讲了九地。

今天的内容有没有问题?通教的理论的应用很广,它那个无生的空性,一切法没有决定性,它等于是通前通后。他通到前面去,他是利根的藏教;他通到后面,他在空性里面的操作,等同别教圆教。

诸位!你对大乘的空性要很理解!因为圆教空性的操作,观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它那个即空,就跟通教的空是完全一致的,一切法无自性。

为什么我们的心很多烦恼?你凭什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句话是怎么说出来的?我很多烦恼,很多业障,为什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因为烦恼跟罪业没有实体,它只有假相、假用。这个思想就跟通教一样,从无生的角度安立一切法空,安立心性清净。

通教的空性,一旦它跟心灵结合,那不得了,就转入别教跟圆教了,他的心力就完全解放出来,这个人的生命,就是心力不可思议了。

有没有问题?请说。

【学员提问】师父慈悲!那《金刚经》是属于通教的空观?

【师父答疑】是,它中观的思想。但是它里面有别教圆教的意思。藏通别圆四教是法义,但是一部经,除了《阿含经》完全是藏教以外,其实通教里面,这个般若时,四教并谈,它四教都有。

你看《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地方就有心灵的力量释放出来,这个东西你怎能说它完全是??通教里面有心力吗?它的当体没有,是吧?它讲二谛,一旦心力出来,这个人就入三谛了。一个教理一旦强调心力不可思议,这绝对不是二谛的思想,一定是三谛的思想,因为它认为业力是可以转化的,是可以主导的。

【学员提问】那弟子的理解,就是《金刚经》可以从通教、别教跟圆教上理解?

【师父答疑】对,《金刚经》没有阿含的思想,通别圆都有。

【学员提问】弟子还有一个问题,师父刚刚说过,就是别教的人他忆佛念佛,所以他转这个识,就往生极乐世界。

【师父答疑】他把第八识转变了,他忆佛念佛就在熏习第八识,因为第八识虽然有生死业力,但是第六意识会释放讯息给它,它会熏习它,就是它可以不思议熏,不思议变,它可以改造它,所以第六意识可以改造第八识,但是我们现在为什么没有改造?因为我们的第六意识,忙着去攀缘娑婆世界,太忙了,所以我们放弃了主动权,我们的第六意识被第八识牵着走,是吧?反正第八识你要么改造它,要么你就听它的,两种而已。

【学员提问】师父!那这样子变成是自力,没有他力了。

【师父答疑】你把自己准备好了,佛陀就出现了,怎么没有他力呢?你自己不准备好,佛陀也没办法。就是说,你把你的第八识准备好,忆佛念佛,佛陀就出现了。什么东西都是心力才能够带动佛力,你准备好了,佛陀就出现了。诸法因缘生,净土宗往生也要因缘。你的信心,你的愿力,都是靠第六意识准备。

你要去思惟,对不对?名号的功德不可思议——信心,净土的功德庄严不可思议——愿力,然后思惟娑婆世界苦,是吧?就是你第六意识一思惟以后,第八识的业力结构就改变了,有些业力就沉淀下来了,有些业力就起来了。

所以你的第六意识一动,第八识就跟着改变,修行人是用第六意识来主导第八识。凡夫第六意识太忙了,忙着攀缘娑婆世界,所以他没有时间去改造第八识,只好由第八识来主导第六意识。反正第八识它曾经给你机会,其实第八识给过我们机会,是生死的业力给你机会,但是你不去改变它,最后它来改变你,就这两种情况。

大乘佛法,它的业力的思考更圆满,它把业力放在心识的活动,叫作业识。大乘佛法很少单独谈业力,就是大乘佛法认为,心外无法,离开了心什么都没有了。大乘佛法就好在,它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心上来谈,业力也是在心中,功德也在心中。在心中表示什么?你有主动权。

小乘人是心外求法,小乘人认为说你心是怎么想,那是一回事,反正业力就不可思议,所以它这个思想就比较被动。其实二乘人会选择到偏空涅槃,你也不能说他没有慈悲心,你看藏教也有菩萨道,他是智慧不够,因为他认为三界是真实的,他怎么敢出来呢?对不对?

所以诸位!为什么要站在无生的角度来修调伏?为什么空性有“安住”跟“调伏”?如果你的空性只有藏教的空性,就是说,好,欸,你现在不管通教的空性,你就思惟小乘的“无常故苦,苦即无我”,然后配合念佛,欸,到净土去了,你以后会有问题。你这种空性,是带有后遗症的空性。因为这个带有法执,你一直认为娑婆世界痛苦,这个观念帮助你到了净土,但是以后这会变成你致命的伤害,当你要发菩提心时,你惨了!你那个阴影挥之不去。

所以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先安住在一切法本来就没有?就是说,你要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本来就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脱死。就算你操作苦谛,这种苦谛不会留下后遗症。这样听得懂吗?

所以,同样是厌离娑婆,如果你不站在无生的角度,你认为娑婆世界是真的,那你以后要付出代价,因为你的心中会落下阴影,等到你到了极乐世界经过弥陀的教化,你要从空出假回入娑婆时,你跟其他人比起来,你的心中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畏惧,就是你的法执,你过去的法执,那你要花很多时间来处理这个问题。

所以看经典啊,你最好看全面的。有些人就看一个经典,喔,他看藏教然后就了生死了。你看阿罗汉回小向大以后,他问题在哪里呢?他动不动就入三昧。佛陀说,你不能入三昧。喔,他出来。出来,第二天又入三昧,他习惯了。

法执为什么困难?因为法执没有对错,它不像我执的烦恼它是很粗重,

法执很微细,它只是影响到你的功德成就、胸量的格局。所以如果你今天把娑婆世界当真的,然后“我真的是非常讨厌你”,走了,以后你要付出代价,一定要付出代价。

为什么我们要全面地学习佛法呢?就是说内心的世界,你要怎么操作是最好的?我可以把毒瘤割掉,但是不伤害我的内心的体质,不错损菩提。我们同样要离开娑婆世界,但是你要知道离开娑婆世界,从大乘的角度,你稍微读大乘经典你就知道,这个是暂时的,没有一个佛陀说他完全不跟众生接触可以成佛的,不可能!你迟早要回到人群,你是不是要为以后做好铺路呢?

我想,没有一个人是走一步算一步的,成佛之道你一开始就要全盘布局。所以你藏通别圆四教研究完以后,你可能下手最实用的是藏教,可能,但是你知道通别圆时再来操作藏教,你能够断除过失而不错损菩提,你的手法会更精致,就差在这里。

但是如果说,你不学天台教观,就抓着一些小小的思考就进去,可能你也到净土去了,那你以后要付出代价。所以你的方法越全面,你的成佛之道障碍会越少,你的成佛速度会更快。

其实藏通别圆四教,我们从净土的角度,四教都有它的意义,没有一个东西能够取代谁,这四帖药对你来说都有意义,而且你都用得到。如果你在操作时,四教没有操作得到,你就不是一佛乘,你一定有问题,你的营养就不均衡。

正常人操作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四教都要用得到。操作空性让你解决生死业力,有安住的空性、调伏的空性;操作中道,让你成就菩提愿,有安住的中道、调伏的中道。四教缺一不可。

我们今天上到这里。

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