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风雨人生路 > 第45章 第 45 章

第45章 第 4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金黄的光影。

我拖着沉重的步伐,满心纠结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微风轻轻拂过,路边的野花在风中摇曳,可我却丝毫没有心思欣赏这春日的美景。终于,我迈进了家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母亲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

母亲弯着腰,身形略显佝偻,正全神贯注地择着菜。

她身旁的竹篮里,已经堆满了嫩绿的菜叶,每一片都被她仔细挑选过,干净而整齐。

春日的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勾勒出她那熟悉而又温暖的轮廓,可此时的我,却无暇顾及这温馨的画面。

母亲虽已四十五岁,却依旧漂亮,岁月似乎格外眷顾她,并未在她脸上留下过多痕迹,反倒为她添了几分温婉的韵味,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此刻,她站在院子里,尽管满心无奈与愁苦,可身姿依旧挺拔。

她的头发柔顺地垂在脑后,几缕发丝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更衬得她面容姣好。

阳光洒下,她的脸上带着一丝因忙碌而生的疲惫,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

她却浑然不觉,依旧专注于手中的活儿,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默默抗争 。

看到母亲的那一刻,我原本紧绷如弦的神经,像是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稍稍放松了些。

我赶忙几步上前,脚步急促而沉重,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与急切,将今天相亲的情况一股脑儿对母亲讲了。

“妈,今天这事儿可太乱了。” 我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焦虑,一边比划着一边说道,“那姑娘看上我了,可我真没那意思啊。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答应这门亲事,只是拗不过舅舅才去看看,谁知道会变成这样。”

我微微摇头,眼中满是无奈。“您快想办法让这姑娘走,我先到朋友家去避一避,等她走了我再回来。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一切,不想这么早就成家,我还想去外面闯闯,看看更大的世界。”

我眼中满是恳求,直直地望着母亲,希望她能理解我的想法,帮我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母亲听后,手中的动作瞬间停了下来,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她缓缓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与犹豫。

她的眼神中,既有对我想法的意外,又有对这突然状况的不知所措。

她张了张嘴,喉咙动了动,似乎想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又被她咽了回去。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目光在我脸上来回游移,像是在试图从我的表情中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最终,她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佛承载了无数的无奈与感慨,随后无奈地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我的请求。

得到母亲的应允后,我一刻也不敢耽搁,匆匆朝着老同学蔡先明家赶去。

蔡先明和我交情深厚,他离开公社宣传队后,也到他们大队小学当民办老师了。

他家在村子的另一头,路途不算近。

一路上,阳光依旧明媚,可我的心情却如乌云密布。

我思绪万千,脑海中不断回荡着今天相亲的种种场景,既对自己的逃避感到些许不安,觉得这样做对不起那姑娘和家人;又实在不愿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婚事,内心深处对自由和梦想的渴望愈发强烈。

我在这两种情绪中不断挣扎,脚步也时而急促,时而迟缓,仿佛在与自己的内心做着一场激烈的斗争 。

我刚一离开家,原本还算平静的小院,瞬间就像被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乱成一团”。

母亲还沉浸在我刚刚讲述的相亲情况中,神色有些复杂,然而,当那姑娘和她哥哥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口时,母亲像是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原本还有些忧虑的神情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欢喜。

她急忙放下手中还未择完的菜,双手在围裙上匆匆擦了擦,便快步迎了上去。

父亲正在瘫子爹家闲聊,听闻那个姑娘来了,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

他猛地站起身,动作之急切,险些碰倒了身旁的凳子。“哎呀,这可是大事!”

他一边嘟囔着,一边匆匆向瘫子爹告辞,脚步匆忙得甚至有些慌乱。

很快,父亲便赶到了家门口。

他一眼便瞧见了站在门口的姑娘和她哥哥,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热情而真挚。他快步朝着门口走去,几步便跨到了两人面前,一边热情地朝着姑娘和她哥哥挥了挥手,一边大声说道:“快进来,快进来!路上辛苦了吧!”

随后,父亲与母亲一同,将姑娘和她哥哥迎进院子。

一见到姑娘,母亲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那光芒恰似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闪耀着惊喜与喜爱。

她迫不及待地伸出手,一把拉住姑娘的手,紧紧地握着,仿佛生怕姑娘会像一阵风般突然消失。

母亲上上下下打量着姑娘,眼神里满满的都是欣赏,仿佛在品鉴一件稀世珍宝。

她的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笑容,嘴角高高上扬,几乎咧到了耳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姑娘长得可真俊啊,一看就是个好闺女。瞧瞧这皮肤,白白嫩嫩的,吹弹可破,还有这眼睛,又大又水灵,跟会说话似的,真招人喜欢。”

说着,母亲还用手轻轻摸了摸姑娘的头发,动作轻柔而慈爱,宛如在抚摸自家最宝贝的孩子。

父亲在一旁,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他不住地点头,一边点头一边说道:“是啊是啊,这姑娘看着就有福气。一看就是能给咱们家带来好运的。”

父亲的目光在姑娘身上缓缓扫过,眼神里充满了认可,仿佛已经在心底认定了这就是自家未来的儿媳,满心欢喜地憧憬着即将到来的幸福生活 。

村里人听闻老古家来了个漂亮的“隔帘相亲”的姑娘,纷纷好奇地赶来看。

一时间,小院里挤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凡。

人群中,有几个年轻的媳妇,眼睛里满是羡慕,一边看着姑娘,一边对身旁的人说道:“这姑娘可真漂亮,要是我家也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那可真是烧高香了。”

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笑着说:“老古家这是要走大运了,这姑娘和他家儿子站在一起,那可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一看到姑娘,大家都不禁啧啧称赞,随即又纷纷上前道喜。

“哎呀,老古家这是要办喜事啦,这姑娘可真漂亮,和你家儿子可真是般配!”

“是啊是啊,这下可有福咯!往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整个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喜庆的氛围,与我离开时的沉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父亲见此情景,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乐开了花。

他语气坚定地指示道:“赶紧把之华给我找回来,这姑娘我们家要定了!你瞧瞧,大家都这么看好,这是上天赐给咱们家的福气。”

舅舅连忙点头,脸上也堆满了笑容,应声道:“好嘞,我这就去找,肯定把他带回来。”

随后,父亲盘算着给亲友发请帖的事情。他一会儿在账本上写写画画,一会儿又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嘴里还嘟囔着:“把生米煮成熟饭了,我就不信他还能不同意!这门亲事,对他对咱们家都好,他迟早会明白的。”

母亲则心思细腻,她在一旁看着热闹的人群,心里却惦记着姑娘哥妹俩的住宿问题。

于是,母亲连忙找到姑娘和她哥哥,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轻声说道:“姑娘啊,你和你哥哥就住到我堂叔家去,那儿宽敞,住着舒服。这几天就委屈你们了。”

姑娘和她哥哥连忙点头致谢,眼中满是感激。

母亲又亲自带着他们来到堂叔家,和堂叔一家交代了一番,确保他们能住得舒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亲友们听闻消息,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送礼。

学校里,课间时分,老师们聚在办公室里,话题不知怎的就转到了老古家的事儿上。

“听说了吗?老古家来了个‘隔帘相亲’的姑娘,长得那叫一个美啊!”

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眼睛亮晶晶的,率先打开了话匣子。此言一出,瞬间像在平静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其他老师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这可真是稀罕事儿,隔帘相亲,以前只在故事里听过呢。”

一位年长些的男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满脸好奇。“可不是嘛,听说那姑娘一眼就相中了之华,这不是天赐良缘嘛!”

另一位老师笑着附和,脸上满是对美好姻缘的祝福。

一时间,办公室里热闹非凡,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段难得的佳话,仿佛已经看到了之华和姑娘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的幸福场景。

然而,在这一片热议声中,玉芬老师却显得格格不入。

她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无意识地摆弄着一支钢笔,眼神有些游离。

听到同事们的议论,她微微皱了皱眉头,小声地自言自语道:“真是奇怪,之华老师怎么会娶一个四川姑娘?”

那语气里,有疑惑,更有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失落。

玉芬老师平日里和之华接触颇多,在教学工作中,她渐渐发现了之华的才华与善良,心中不知不觉便种下了一颗情愫的种子。

只是,一直以来,她都将这份心意默默藏在心底,未曾表露。如今,听闻之华要娶亲,娶的还是一个素未谋面的四川姑娘,她的内心深处,莫名地涌起一股酸涩。

很快,听说古家要办婚事的消息在学校里传开了。

老师们聚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交汇间,都明白了彼此的想法。“这可是大事儿,咱们得表示表示。”

一位热心的老师提议道。众人纷纷点头赞同,于是开始热火朝天地商量起来,决定凑份子送一份厚礼。

大家你出一点,我出一点,没一会儿,钱就凑齐了。经过一番仔细的挑选和讨论,他们凑钱买了一套崭新的床上用品。那床单和被罩上绣着精致的鸳鸯图案,鸳鸯成双成对,羽毛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寓意着新人成双成对,百年好合。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老师们对这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老师们带着这份精心准备的礼物来到我家。

玉芬老师走在队伍的后面,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又有一丝紧张。

一进院子,她便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终于,她忍不住走到我母亲面前,微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之华老师呢?怎么没见到他?”

母亲看着玉芬老师急切的眼神,心中有些慌乱,她不敢说实话,生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敷衍地说道:“他出去了,马上会回来的。”

玉芬老师听了母亲的回答,微微点了点头,动作轻柔得如同微风拂过湖面,泛起的涟漪转瞬即逝。

她的眼神中,那一丝失望像是被黑暗悄然笼罩的微光,一闪而过。

但这细微的情绪变化,却没能逃过她内心的自我审视,她下意识地咬了咬下唇,试图掩盖这份失落。

她在院子里又停留了一会儿,双脚像是被无形的丝线缠绕,难以挪动。

她的眼神,不由自主地时不时望向门口,仿佛那扇紧闭的门后,会随时走出她心心念念的之华的身影。

每一次望向门口时,她的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那光芒中还夹杂着一丝羞涩与紧张,仿佛一个等待糖果的孩子,满心憧憬又略带不安。

殊不知,她这一系列看似不经意的举动,早已被一旁的同事们尽收眼底。

几位女老师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心照不宣的笑意,轻轻摇了摇头。

她们虽未言语,但心里都明白,玉芬老师对之华,怕是有着不一样的情愫。

而这,也为后来她与之华那艰难曲折的爱情故事,悄然埋下了一颗命运的种子。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这份未曾言说、深埋心底的情愫,如同在黑暗土壤中沉睡的种子,在各种机缘巧合的滋润下,开始慢慢生根发芽,即将开启一段充满波折与浪漫的爱情旅程,书写属于他们的动人篇章。

与此同时,老同学古春福更是用心良苦。

为了给之华挑选一份合适的结婚礼物,他不辞辛劳,跑了好几家商店,买了一个洗脸盆,那盆上印着喜庆的大红喜字,红得鲜艳夺目,仿佛燃烧的火焰,周围还环绕着精致的金色花纹,纹路细腻流畅,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显得格外喜庆。

古春福满心欢喜地捧着洗脸盆,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他匆匆赶到我家,一进院子,便径直走到母亲面前,双手小心翼翼地把洗脸盆递给母亲,笑着说道:“之华这小子,可真是有福气啊!我这礼物虽然不贵重,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他和姑娘新婚快乐,早生贵子,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的。”

那笑容里,满是对之华的祝福与羡慕。

而玉芬老师,虽也随了份子,可心情却复杂得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她看着古春福手中那喜庆的洗脸盆,又望了望热闹的院子,心中既有对之华即将成家的祝福,又有难以言说的酸涩与失落。

她默默地站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似乎在这热闹的氛围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

此时,家中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仿佛要冲破屋顶,四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院子里挂满了红色的彩带,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就像欢快舞动的精灵。

亲友们围坐在一起,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热烈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婚礼。

父母更是忙得不亦乐乎,父亲一边仔细核对着婚礼的各项事宜,一边与前来帮忙的邻里热情交谈;母亲则进进出出,精心准备着招待客人的饭菜,脸上始终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可此时的我,却如同一只受惊的小鹿,躲在蔡先明家,满心无奈,被无尽的烦恼与纠结紧紧缠绕,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蔡先明家的小院,原本是宁静祥和的避风港,此刻在我眼中却也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舅舅深知我和蔡先明是极为亲密的朋友,平日里我们朝夕相处,无论大事小事,都毫无保留地分享。

每当我遇到棘手的事儿,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找蔡先明商量,他总能给我出谋划策,帮我排忧解难。

这次,一贯不靠谱的舅舅这回竟有些靠谱,他静下心来稍加思索,脑海中便浮现出我可能的去向,心中笃定我定是躲在了蔡先明家。

于是,他顾不上喝口水,马不停蹄地朝着蔡先明家赶来。

正值春日,阳光炽热,乡间的小路尘土飞扬,舅舅一路小跑,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渗出,顺着脸颊滑落。他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身上,显得有些狼狈。

彼时,我正坐在蔡先明家的院子里,满心愁绪,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发呆。

院子里的几株月季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花瓣微微颤动,散发出淡淡的芬芳,可我却如木雕泥塑一般,对这美好的景象视而不见。我的思绪如同乱麻,剪不断,理还乱,一会儿想着家中可能发生的种种,一会儿又纠结于自己对未来的憧憬与当下现实的冲突。

突然,“吱呀” 一声,院门被人用力推开。

我下意识地转头一看,只见舅舅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的额头上满是汗珠,汗珠汇聚成股,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滴落在脚下的土地上。

衣服被汗水浸得透湿,紧紧地黏在身上,勾勒出他疲惫的身形。

他几步走到我面前,胸脯剧烈起伏,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急切地把家里的情况一股脑儿对我说了。

“之华啊,你可把家里折腾得够呛。” 舅舅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擦了擦额头上不断冒出的汗,声音因为急切而有些沙哑,“你走之后,你爸妈一见到那姑娘,眼睛都直了,高兴得合不拢嘴,那姑娘长得俊,又懂事,你爸妈是打心眼里满意。现在婚礼都已经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了,亲朋好友的请帖都发出去了,喜糖也买好了,婚礼场地也在布置了,这事儿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非回去成亲不可啊!”

舅舅的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紧紧地盯着我,似乎在等我立刻点头答应,那目光仿佛要将我看穿。

但是,无论舅舅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言辞如何恳切,我心中的决心却如磐石般坚定,坚决不回去。

我皱着眉头,脸上写满了坚决,语气坚定地对舅舅说:“舅舅,我真的不想现在成家,我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这门亲事,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

我一边说,一边微微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我的决心。

舅舅见我如此坚决,脸上原本的急切瞬间化作一丝无奈与失望。他的肩膀微微下垂,眼神也黯淡了许多。

他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佛承载着无尽的遗憾与无力,说了句 “我劝不动,总有人劝得动”,便缓缓转身,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

看着舅舅离去的背影,我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愧疚,毕竟舅舅也是一番好意,他一心希望我能有个安稳的家。

但很快,对自由和梦想的渴望又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将那一丝愧疚淹没,重新占据了上风。

舅舅走后,我心里开始担忧起来。

我深知父母对这门亲事的看重,他们盼着我早日成家,延续香火,过上安稳的日子。

以他们的性格,很可能会亲自找来。

为了避免与他们正面冲突,让矛盾进一步激化,我决定到黄陂城关的老同学叶光增家那里去。

临走前,我一脸严肃地走到蔡先明面前,双手紧紧握住他的肩膀,眼神真挚地嘱咐道:“先明,我走之后,千万不要让人知道我的去处,要是我爸妈或者其他人问起,你就说不知道。这事儿对我真的很重要,拜托你了!”

蔡先明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神坚定,点头说道:“放心吧,之华,我肯定不会说出去的。你就安心去,要是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

我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带着满心的迷茫与期待,踏上了前往黄陂城关的路 。

历经一路的奔波,我终于抵达了黄陂。

夕阳的余晖将整个黄陂城染成了一片金黄,给这座古老的小城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祥和。

我径直往老同学叶光增家走去。

到了他家,叶光增见我没带衣物,径直走向衣柜,那衣柜有些陈旧,柜门的油漆已经有些脱落,但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他打开衣柜,翻出自己的衣物,一边翻找一边说:“你看看,这些衣服你先穿着,都是干净的。出门在外,可不能委屈了自己。”

他挑出几件款式简单却干净整洁的衣服,递给我,脸上满是真诚的笑容。

当天晚上,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悄然笼罩了整个黄陂城。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地面上,给世界披上了一层银纱。

恰好当时身为货车司机的老同学姚友昌来叶光增家做客,闲聊中得知他要送货到武汉。

姚友昌一听我要去武汉,立刻拍着胸脯说道:“那正好啊,之华,你就搭我的便车吧,顺路!”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热情的光芒,脸上洋溢着爽朗的笑容。

我喜出望外,连忙向他道谢。

于是,在这宁静的夜晚,我和姚友昌告别了叶光增,踏上了前往武汉的路途。

货车在夜色中疾驰,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城市的灯光星星点点,仿佛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一路上,姚友昌一边专注地开着车,一边和我分享着他跑运输时的种种趣事,让原本有些沉闷的旅途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抵达武汉后,我顺利找到了老同学孙厚琼的住处。

他师范毕业后,在武汉一所学校教书。

孙厚琼热情地迎接了我,他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道:“之华,欢迎你来武汉,就把这儿当成自己家,别客气。” 在他的安排下,我在他家暂时安顿了下来。

住下后的一天,孙厚琼找到我,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说道:“之华,你画画那么厉害,能不能给我画幅画呀?我一直都特别喜欢你的画。” 我欣然答应。

于是,我静下心来,精心准备画具。

在洁白的画纸上,我挥舞着画笔,一笔一划,描绘出一幅 “松鹤面春” 的画面。

画中的松树挺拔苍劲,枝干粗壮有力,针叶茂密而翠绿,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一只仙鹤亭亭玉立在松树下,它的羽毛洁白如雪,头顶一抹鲜红,显得格外优雅高贵。

仙鹤仰望着天空,仿佛在迎接春天的到来,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孙厚琼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作画,眼中满是赞赏 。

我坚决不回家,任凭父母如何焦急地四处打听我的消息,我都铁了心要躲避这场强加于我的婚事。

父母那边,面对筹备了一半的婚礼,满心都是无奈与苦涩

。原本热热闹闹、张灯结彩的院子,此刻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那尚未布置完的喜棚,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成了他们心中无法言说的痛。

父亲坐在堂屋的椅子上,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失落与挫败。他望着那些堆积在一旁、还未派上用场的婚礼用品,深深地叹了口气,声音低沉而沙哑:“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倔呢。”

母亲则在一旁,眼眶微红,不停地擦拭着眼泪,嘴里喃喃自语:“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啊。”

他们知道,我心意已决,这场婚礼注定无法继续下去了。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那姑娘和她的哥哥。

父亲强打起精神,脸上挤出一丝尴尬的笑容,对姑娘的哥哥说道:“实在对不住啊,这孩子太不懂事了,我们也拿他没办法。这场婚事,怕是办不成了。”

母亲则拉着姑娘的手,眼中满是歉意,声音带着哭腔:“姑娘啊,是我们家对不住你,你这么好的孩子,是我们没福气。”

姑娘听了,原本充满期待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随后,父母又一家一家地走访那些前来送礼道贺的亲友们。

每到一户,他们都满脸愧疚,不停地赔礼道歉,将亲友们送的礼物一一退还。

亲友们有的表示理解,纷纷安慰他们;有的则不免有些惋惜,感叹这大好的姻缘就这么错过了。

但无论如何,父母都坚持把礼物退了回去,他们不想因为这场变故,给亲友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母亲后来告诉我,当时把那姑娘送走的时候,那姑娘眼眶泛红,满是不舍,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她紧紧地拉着母亲的手,声音带着哭腔说道:“阿姨,我真的很喜欢之华,我想再见他一面再走,行吗?”

母亲看着姑娘那楚楚可怜的模样,心中也是一阵揪痛,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姑娘,之华这孩子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我们也找不到他。”

姑娘听了,哭得更伤心了,肩膀微微颤抖着,让人看了心疼不已。

姑娘临走时,从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双绣花鞋垫,那鞋垫绣工精美,上面绣着一对栩栩如生的鸳鸯,仿佛在诉说着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针线细密,每一针每一线都看得出是花了不少心思。她将鞋垫递给母亲,哽咽着说:“阿姨,这是我亲手绣的,麻烦您转交给之华,就当是个纪念吧。”

后来,母亲把鞋垫递给我时,轻声说道:“这是那姑娘留给你的,说是作个纪念。”

我接过鞋垫,看着那精致的刺绣,手指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纹路,心里也有些难受,觉得自己太对不起这位四川姑娘了。

她怀着满心的期待而来,原本憧憬着能与我共度一生,却要带着失望离去。

我不禁想起她那羞涩的笑容,明亮的眼睛,还有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如今都被我亲手打破了。

时光匆匆,岁月流转,转眼间许多年过去了。

也不知这姑娘后来怎么样了。

我衷心祝愿她能找到一个真正疼爱她的人,有个好的归属,一生幸福,每天都能在爱人的陪伴下,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不再经历这样的遗憾,能拥有属于她的美好人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