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天台教观纲宗 > 第5章 第5集《天台教观纲宗》

第5章 第5集《天台教观纲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甲三 、 随文释义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九页,我们讲到甲三,随文释义。

天台《教观纲宗》,我们这次共有五大科。第一科是法脉传承,第二科是修学宗旨,这是第三科。

前一科的修学宗旨,主要的意思就是说,佛陀开出了很多的法门来摄受不同的众生。那么佛陀施设这么多法门到底目的何在?什么是愿解如来真实义?当我们在修法门时,要明白到底佛陀的本意是什么。

按照天台宗的说法,佛陀所施设的法门,不管拜忏也好,持咒也好,念佛也好,只有一个法门,一个重点:就是启发你内心的觉悟。因为内心的觉悟不启发,你就很难产生自我改变。当你的心是颠倒时,佛法是救不了你的。一个人生命要改变,只有来自于内心的自觉,你自己愿意改变,才会彻底地去改造身口意,去改变生命的相貌。所以整个佛法的施设都是在开方便门,重点在于示真实相,让你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让你自觉,从而产生生命的变化。

到底什么是生命的真相呢?天台宗的判教,藏、通、别、圆四教,蕅益大师把它分成人生的三种缘起:

第一种是业感缘起。业感缘起的意思就是说,人生只有一种力量在主导我们,叫做业力,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从业感缘起当中,我们会得到两种启示:

第一,我们对于生命的结果会产生接受,认命,这很重要。人生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这是事实。有些人付出少,得到很多;有些人付出很多,却得到很少,所以从今生来看,人生是非常不公平的。他凭什么生长在富贵家庭?有些人为什么生长在贫穷家庭?所以因缘法有很多差别的现象。

当你知道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时,作为一个佛弟子,你的心会平静下来。一个人能够顺从因缘,这很关键。只要你心不平,你就会因为过去的过失,把今生也破坏了,因为不接受过去的果报,你就会犯另外一个错误——由于前生的错误引生今生的错误。所以佛法意思就是说,前生的错误到此为止了,stop(停止)!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所以业果的思想,会让我们整个错误产生一个止损,就是过去的错到此为止,今生无论怎么样,我全盘接受,但是到此为止,更莫造新殃。

所以,业果思想有一个好处,会把过去辗转的错误到今生画一个停损点,这是业果给我们非常重要的概念,而不是让它不断地辗转相续。这是第一种,我们接受果报的态度。

第二,从积极的角度,你知道人生是可以规划的。

如果你羡慕哪一个人,其实你也可以去创造。每一件事情都有因缘,你想做大国王,想做大富长者,这都有因缘。你可以今生去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来生。所以从一种创造未来的角度,你会知道今生要做什么,开始忏悔业障,积集资粮。

所以业果的思想给佛弟子一个非常好的引导:面对果报,你是什么态度;面对因地,你是什么态度。

这是让一个菩萨面对今生因缘的一种基本概念,当然佛法的意思不能只是解释安乐。离苦得乐这个概念,只是佛法的基本诉求,佛法还有更高的解脱跟菩提的概念,所以从业果缘起,就必须提升到赖耶缘起。

赖耶缘起认为,人生不是只有业力决定的,而是有两种力量:一种是业力;一种是你的思考模式,即第六意识的名言分别。所以到了赖耶缘起时,你会发觉,业力不是那么地坚固,你是可以做一些调整,可以在你的管控当中。从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个系统提升到祸福由因,改变在缘,有些罪业可以透过你一个美好的思想,把它降到最低。

比方说,一粒种子,它要从一粒种子变成开花结果,必须有阳光、矿物质、水分的滋润跟激发,它要有一些助缘。所以虽然有业力,但是你可以修无分别智,你只要不去攀缘它,这个业力会降到最低。比方说你跟某人的业缘不好,你就少跟他互动,这本来就是可以接受的。就是说,你透过第六意识的无分别智,可以把今生的业力降到最低。

当然更重要的是,净土宗带业往生的概念完全建立在赖耶缘起。就是说,虽然你过去生有无量的业力,但是只要操作得当,可以让你所有的业力全部沉淀下来,可以透过你第六意识的作意,让某一个业力先得果报,你是可以做得到的。就是说,我把三界的忆念整个断掉,把净土的忆念不断地串习。虽然我阿赖耶识里有往生的业力、有娑婆世界的生死业力,但是第六意识扮演主导的角色,我可以选择让哪个种子浇到水,哪个种子不浇到水。我当然不可能让种子消失掉,因为因果的道理是不能破坏的,但是我可以控制让哪一种业先得果报。我只要先到净土去,再回入娑婆,那么我就是法身菩萨,有自在力,什么业都可以承当。

所以这种思想就比业感缘起更加的圆满。原来祸福是过去的因地,这不能改变,但是改变在缘,透过第六意识如理地思惟,你可以把过去的业力重新整合,你可以控制让哪一个业得果报,哪一个业暂时让它处于睡眠状态,这是可以做到的,你对生命的主宰性就更强了。这是佛法开显的第二层道理。

佛法最高层的道理,就是心性的道理。从业感到心识到心性,到了天台宗法华涅槃的思想,它就不谈业力的问题了,它认为你这个基础都做好了,它开始谈到心性迷悟的问题,所谓的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

所以佛法的因缘观是三种因缘观:业感、心识跟心性。当然心性是最重要,因为心性直接影响到你成佛的快慢。心识,唯识学它强调业力的管控;业感缘起强调断恶修善,它认为你要认命,业是没办法改的。

按照这样的思考,这三种因缘观好像是独立的。天台宗的圆满来自于它根据《法华》的一佛乘思想,把业力、心识跟心性成功地串起来,而提出了一个理观跟事修的概念——就是权实二法。心性是真实义,前面两个是方便义、方便门。

也就是说,在天台的思想,一个学佛的人,你怎么能够在修行当中,一方面顾到离苦得乐,一方面顾到菩提的增上,它提出的概念就是:理观——内观真如;事修——外顺因果。就是说,一个佛弟子,最圆满的操作就是,你在修行之前要安住你的一念心性——清净心、菩提心,要不断地提升你内心的心性的觉悟,告诉你自己,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内观心性,唤醒你真如的功德,自性的加持力;第二个,你不废事修,该拜忏拜忏,该念佛念佛,该持戒持戒,也要注意业力的问题。

所以它这种理观、事修的带动,就变成了是一种理观带动事修,这种思想合乎《法华经》的大白牛车——一佛乘的思想。就是说,不管修什么法门,请你在这部法门车子的前面安装一头大白牛,力量大、走得又快的大白牛。你只要透过这种思想,把心性觉悟的理观放进去,你念佛、持咒、拜忏,会让你所有的法门产生日劫相倍的效果。这个就是《法华》的思想。就是说,你平常修什么法门,不用改变,但是加上智慧的观照,会让你每天所修的法门,修一天超过修一劫,这个就是学习天台教观的好处。

了解这个系统以后,对你所修的法门有广大加分的效果。这叫做《法华经》所说的师子奋迅三昧。你跟同梯的同学,你们有相同的烦恼,相同的障碍,但是你的进步会比他快,因为在修行时,你的引导力太强了,调伏力太强了。

所以成佛之道的快慢是不决定的。不是说你拜两百拜,我拜一百拜的佛,你就比我高明,不是这个意思。事修不足以论断一个人的成败,那只是说你的善业力、资粮力比较强,我的资粮力比较弱,但是资粮力的关键是前面那条牛,你是用牛来拉车,还是羊,还是鹿,这个乘到彼岸的速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天台的思想就是说,不管修什么法门,你的心理素质很重要,你的心态很重要,因为它会决定到你最后的成败、最快速的结果,这个就是整个天台的宗旨。就是说,你在因地上必须有一个圆满的观照智慧,必须以佛心为己心,以佛智为己智。有些东西一开始就要圆满;有些东西你可以慢慢来。就是理观要务求圆满,你必须跟佛陀站在同一条跑道,因为这牵涉到种性的问题,不容许有任何差错,在思想上一差错,最后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但是,事修尽力而为就好,因为事修可以慢慢来,至少你的跑道对了,你找到了成佛之道,到目的只是快慢的问题。最怕的是你跑道跑错了,你跑到人天跑道去了,那最后的结果,只能得到有漏的果报。

所以在天台的教法中认为修行有些东西你可以慢慢来,随缘尽分就好,不要强求;有些东西非常急迫,就是理观的智慧——你对人生是怎么看的,很关键。如果今天你的持戒、你的拜忏等所有的修行,整个思考的平台永远停留在:我这样子做对我会有快乐的果报。那你的跑道就是人天乘了,因为你所有的法门都会归到业力,业感缘起了。就是你做什么都往业力去会,你为什么这样做你心里很清楚:我就是希望远离痛苦追求快乐。那这样子,你的档次就不高了。

你所有的法门都是会归到空性,那你就趣向涅槃了;你所有的因缘都是为了往生,那就趣向往生;你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成佛,那是大白牛车,你不但能够离苦得乐,能够往生,你还会快速成佛。所以你的目标越远,对你是越有利。但是事修不要强求,你有多少时间就做多少功课。

所以在整个修学宗旨中,它以实法来带动权法,实法是不容许有差错,权法那就各取所需,你喜欢什么法门就修什么法门,权法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实法却有明确的规定,这个就是整个天台宗的修学宗旨。

你把这个概念理清楚了,我们就有资格来看五时八教了,到底哪些是真实的,要把握的;哪些是方便的,可以随缘的。

我们看甲三的随文释义。

这个地方有三大科,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入文分三,这个“文”就是蕅益大师所编辑的《教观纲宗》,一共有三大科:

第一科,序分。先简单地标示佛祖所列出的教观的大纲,先把什么是教,什么是观,它的大纲先标出来。

第二科,正宗分。详细地说明五时八教的教法,跟它的观法的差别相貌。

第三科,流通分。就是为什么要讲五时八教呢?目的就是要示偏指正以防非。就是说,我们心态上应该怎样修行才是圆满的;你透过这种方法,你就知道是不是产生偏差了,可以随时作调整。五时八教就像一面镜子,你透过这面镜子才知道,你哪里没有整理好,再做一些自我调整。

乙一、 标示佛祖教观大途 ,分二:初、明教观该摄 。二、标教观旨趣。

丙一、明教观该摄

我们先看第一科的标示佛祖教观大途,分两科:先看教观该摄,再说明教观的旨趣。先说明教观之间互相的含摄,再说明教观之间各别的差别。就是教观是互含互摄的,教中必须有观,观中也必须有教,这两个是不能切开的。

我们先把本文念一遍。

蕅益大师在讲教观之前,把教观之间的定位先说明。说十方诸佛跟历代的祖师,这些都是大成就的,内心有大功德的,他们宣说了很多法门,简单地说可以分成两个重点:一个是教法;一个是观法。

什么叫教法呢?就是圣人被下之言,就是佛祖所安立的种种名言;观法就是秉教修行之法,我们凡夫依止教法而生起观照的智慧。

教观这两个字涵盖整个佛法的修行内涵,我们解释一下。

佛陀跟祖师他们为什么能成就呢?不是他一天拜三千拜成就的,而是他心中有一个道,他觉悟到一个宇宙间的真理。这个真理当然不可能是业果,至少是空性,要嘛就是真如(就是心性),这两种其中一种。但这种道法,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以他在世时,你有本事亲近他,他会用各种方法来启发你。但是祖师跟佛陀要入灭之前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必须把他所觉悟的道要传给后人,虽然不可说,但是只好勉强地去说了,就施设文字。

比方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十个字里有道法。虽然是教法,但是“道”含摄在语言文字里面。我们凡夫去思惟、去观照这十个字时,以教观心,它就能够把文字的道法传到我们的心中,点亮我们的光明,让我们也产生道法。一个是佛陀的行,他是有大智慧、有道法的行;一个是我们凡夫颠倒的行,这是有落差的。但是佛陀施设教法以后,我们用观法来吸收教法,透过教、观的两座桥梁,就能够把佛陀的道法转移到我们的心中,变成我们的道法。

举例说明一下。比方说,大自然间有很大的能量,牛需要大自然的能量,但是牠不能直接去吸收,那怎么办呢?要透过一座桥梁叫草,那么大自然这块土地上的矿物质、水分、阳光,就把草给酝酿出来,所以草就含有大自然的能量。这条牛去吃草时,经过牠的咀嚼消化,就可以把草的能量转成牠身体的能量。

所以大自然的能量到牛的身上,要两个过程:第一个,大地要长出草;第二个,牛要去咀嚼消化它。也就是说,大自然的能量变成牛的能量必须有“草”跟“消化”,草就是教,去消化草就是观。佛法的道理也是这样,佛陀要把他内心的觉悟传到我们的内心,也是需要教观这两个过程。

那么“教”跟“观”到底它们两个扮演什么角色呢?“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

如果只有观而没有教,那可能会有偏差。你学佛以后不看教理,就开始闭着眼睛修打坐、拜忏、念佛,那么这样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走入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走上了向外攀缘,追求感应神通,这是最糟的结果了。因为没有学教理,你就不知道佛陀这个教法是让你观心的,你不知道往心中去会,反而向外攀缘,当然产生错误。

第二种就是不圆满。这个法门的功德本来很大,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太小,结果你不能把法门的功德启发出来。所以这个“观非教不正”,就是可能不正确或者不圆满。

“教非观不传”,你懂得很多教法,但是你没有实际去修观,这个教法也不能弘传久远。因为你只是对语言文字的认识,没有得到胜解,你心中没有道,你就不可能把这个道传给别人。所以有些人讲佛法很空洞,因为他自己没有消化;即使有消化他讲给别人听,那个话也很空洞,道味太薄弱,就是教非观不传。所以教观这两个是缺一不可。

看总结:“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你只有教法没有观法,那么这样就很难得到好处了;但是有观法没有教法,这样就危险了。

有个修行人,跟着他师父修了五年的时间,有一次问他师父:师父,我跟你修了五年,好像都没什么进步,内心的觉悟也没什么增上。他师父说:你哪里有在修行呢?你白天打妄想,晚上睡觉。就是说,你学习上师的开示,但没有用他教的教法去观心。

在《楞严经》说,你以前用攀缘心去了解世间法,当你学佛时,你还是用你过去的习惯,还是用攀缘心来研究教理,把它当学术研究,那这个教法还没有跑到你的内心去,它当然不可能产生道。所以“有教无观则罔”,你没有明白这个教法是让你用来观心的,是调内心用的。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教跟观缺一不可,但是从初学者来说,你先要有教法。就是说,你即便有教无观,至少你不会有差错,过失还是比较轻的,大不了就是没有真实义。但是你有观无教,这个非常可怕!在《楞严经》上说:一个人完全不看教理,如果他不修行还没事,他越精进越可怕!所以一个人车子开得很快,在高速公路他的技术不好更可怕,他开慢一点还没事。但是,如果你对佛法的缘起观完全不了解,一旦加行下去,一出差错谁都救不了你。

所以教法是正见,由正见产生观照的正念,有正念才产生调伏。但是在基础上,先建立正见才有所谓的正念。

丙二、标教观旨趣分三:初 、 标列教观 ;二 、 教观归趣 ;三 、 结显权实。

我们再往下看。

前面先讲出它的大纲,以下就说明教观的宗旨和趣向,趣向就是目标,就是它的宗旨、修行的纲要跟修行的目标。这当中分成三科:初、标列教观;二、教观归趣;三、结显权实。

丁一、 标列教观

我们先看第一个,标列教观。先拢总标示什么是教,什么是观,有哪些条目。

这个地方分成两大科:第一科,先标列,我们把它先念一遍。

在佛陀一代时教中,大纲有八,大方向总共有八个条目。这教法的大纲有八,就是化法四教,化仪四教,依止教法而设立的观法,数亦略同。数亦略同就是说不完全相同,因为化仪四教有一个秘密教,秘密教没有观法,因为秘密教它用言辞说不清楚,所以它只能够理解,它不能修观。所以教法是八个,观法只有七个,就是藏通别圆四教,各有各的观法。顿教有观法,渐教有观法;不定有观法,秘密教没观法,所以叫数亦略同。

我们再看八教,先把八教念一遍

八教者 ,一顿 、二渐 、三秘密 、四不定 ,名为化仪四教 ,如世药方;五三藏、六通 、七别 、八圆 ,名为化法四教 ,如世药味 。

我们现在就简单地说明天台的八教是怎么安立的。

八教,它是分两部分:第一个,就是以佛陀说法的内容而言,叫做化法四教,它的内容有四教,佛陀说法的方式,佛陀是怎么表达的,是:直接还是间接;是秘密还是不定。这种表达方式有四种。

我们先讲化法四教,因为这是主要的内涵。化法四教有四个:三藏、通教、别教跟圆教。藏通别圆四教,不管是过去的古德,还是现在的学者,都是把智者大师的四教,先切成两块:一个是小乘教,一个是大乘教。小乘教就是三藏教;大乘有三大宗派,就是通教、别教、圆教这三块,这个是一个基本的分判。

三藏教为什么叫小乘教?为什么叫三藏教呢?智者大师为什么给小乘一个藏字呢?

就是说小乘的经论特色,它的经律论是各别独立的。它的经讲的道理、论的道理跟戒法的道理,并没有明显地互相含摄,不像大乘经典。你看大乘大乘的菩萨戒里面有很多中道真如的道理,大乘的经典也讲到很多持戒的概念,但是声闻戒、声闻的教法它分得很清楚,戒律就是戒律,教理就教理,它是区隔的,所以叫做三藏教,经律论是各自独立的。

通教是什么呢?就是法性般若,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为什么空性的道理——比方说《般若经》、《金刚经》、《般若心经》,智者大师给它一个“通”字?这个“通”叫通前通后,因为这是所有出世间的法门都必修的空性。只是说,当你在诵持《金刚经》时,有两种可能:如果你是钝根人,你在空性当中没有产生妙用,那就入了前面的藏教去了,就偏空了;如果你在观一切法空时,能够配合《楞严经》产生妙有,那么你就入了别、圆了。所以这个“通”,叫通前通后,通前藏教,通后别、圆,它有两种可能。

第二三个,别教。别教就是讲到法相唯识这个别,就是差别义。唯识学的特色,它安立了种子的概念,这个是非常特别的。你看圆教,它不安立种子的,它认为真如是全体不变,全体随缘,真如是不可切割的。但是在唯识的思想,认为一切法是可以切割的,每一个东西都有一个种子,你做了一个身口意的造作,欸,这里产生一个种子了;你另外又去做一次,又有一个种子了。你做了两次,这种子就扩大,做了三次又扩大了。所以它这个种子的概念,就把每一个东西明显地区隔出来了,叫做别。透过这个种子的概念,它的增长广大跟它的调伏消灭,就建立了无量的差别相,十法界的差别、染净的差别,这叫做别,这就是阿赖耶识的概念,种子的概念。

到圆教的时候,它就圆融了。到了现前一念心性的概念时,它就把种子拿掉了,人生只有两个重点:叫做“迷、悟”。一个人会偏差,在圆教的思想来看就是你迷惑了,当然这个迷惑有浅深差别,因为你迷惑的浅深,所以造的业就会有轻重的差别。到了圆教的思想,只问迷悟,就不问业力了,纯圆教。当然这个圆教也要跟前面的融通,但从圆教本身来说,它很在乎你的迷悟的概念,唤醒真如本性的觉悟就变成重点了。

这个叫做化法四教,就好像世间的药味,像冬虫夏草、黄芪、人参这些中药的药材。这藏通别圆四教,智者大师都给它用一个字来代表,藏、通、别、圆。

智者大师在讲《教观纲宗》时,他也给藏通别圆每一个法,给它一个字代表它的主修重点。

他说,藏教的法,整个《阿含经》思想,就是修一个字,修“苦”谛。

你打开四部《阿含经》,从头到尾就告诉你一个观念,生命是痛苦的,它就主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对这四个观察以后,就会认为人生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整个藏教的核心思想,它是从痛苦出发,就算它用无常观成就空性,它那个空性也是带有痛苦、带有出离的空性。它离开娑婆世界,不是因为娑婆世界是无所得,而是娑婆世界是痛苦的。它的整个启发点、它的原动力,是对人生痛苦的体验深刻而带动它所有的法门,这个就是它的核心思想。所以藏教根性的人,对痛苦特别敏感,而且体验特别深刻。

诸位!阿罗汉为什么不敢从涅槃出来?你说他真的没有那个能力吗?不是!阿罗汉的功德神通等同八地菩萨,不是他不能出来,他是不敢出来,因为他产生法执,他是我空法有。他用痛苦的思惟让他离开了三界,这是好事,但是这种痛苦的概念,在他的心中这个痕迹烙得太深了,当他离开三界以后,开始要成佛时,这种过去本来是法宝的,现在变成毒药,变成障道了,他不敢从空出假。

所以藏教的法,如果你一辈子只看《阿含经》,后果就是:你会很快离开三界,但是你后半段的路很难走下去。因为你看到人世的因缘,就觉得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愿度人,畏惧三界的果报。但是你成佛的资粮,必须要来到人世间历练,所以你后半段就很难走下去。所以智者大师以一个“苦谛”这个“苦”字来形容藏教。

通教是怎么回事呢?智者大师也给它一个字叫做“集”,苦集灭道的集。通教的人,般若法门,大谈空性,它的目的就是调伏烦恼。空性的人根机更利了,他离开三界不是因为痛苦,他根本不把痛苦当一回事,他认为痛苦是一瞬间,他是讨厌烦恼的障碍、干扰。为什么会烦恼呢?就是攀缘心。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所以攀缘心越重的人烦恼越重,因为你有所攀缘的心一动,人生只有两种:不是喜欢,就是不喜欢,那喜欢就变成贪爱,不喜欢就变成瞋恚,这两种烦恼都有了。所以空性的人,就是必须要让人世间的对立降到最低,人生没有好坏,如梦如幻。所以空性,整个般若的思想,这个法门它的药是干什么的?对治集谛的。

再看别教。别教法门的重点,只有一个字叫做“道”,它是让你修道的,修六波罗蜜用的。为什么唯识学安立阿赖耶识?它就是菩萨道,你要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修六度。你修布施有布施的种子,未来的果报是富贵;你持戒有持戒的种子,未来的果报是尊贵;忍辱是庄严。所以它每一个种子,都有它的差别相貌。所以你要激发你自己修六度法门,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你就必须研究唯识,因为这个法门的特点,正是偏重在道法的修学。法门无量誓愿学,你一定要学唯识学,因为它把每一个法门都说得清清楚楚,布施要怎么修,持戒应该要怎么修。

圆教的一个字就是“灭”字。圆教的思想叫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它是从佛陀的大般涅槃开始修起,就是你必须把生命归零,你的心必须要调整到跟佛陀的心是一个心,你才有资格谈修行。所以圆教的修行只有一个概念,想办法把你这种没有自信、胸量狭小的心,调整到跟佛陀一样的心,就是跟佛陀大般涅槃是一个心性,这样对你前面所有的藏通别的修法有极大的加分。

所以智者大师以苦集灭道来分判藏通别圆四教的修行特色。也就是说,当你想要厌离娑婆世界,你就要多修藏教的法;当你想要面对烦恼,你要多读《金刚经》、《楞严经》这种空性的道理;当你想要修习法门,你又提不起精神,你要多看唯识的思想,它会激励你。每一个法门有无量的功德。而当你想要安住在跟十方诸佛同一个体性,你就必须学圆教的思想。

我们再看化仪四教。

佛陀在讲藏通别圆四教时,他采取的说法方法有四种差别。

第一个,顿。顿就是畅佛本怀,直说大法。就是这个人过去生善根强,虽然有烦恼但是善根强,所以佛陀就不拐弯抹角了,“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直接开显一念心性跟十方诸佛同体,让他知道,其实过去的烦恼跟罪业都是虚妄的,他就可以直下承当。

第二个,渐。有一种人的善根不够,佛陀必须要渐,必须由浅至深,次第地宣说。佛陀本来想说 A——如果你问佛陀的本意他本来想说 A——但是佛陀看到这个人时改变主意了,他觉得说 A 对他刺激太大了,他不但得不到效果,在《法华经》上说心生惊怖,对佛法产生惊怖,所以佛陀就把 A 隐藏起来,先说 B。比方说,这个人根本是人天种性的,他对离开、涅槃没有什么兴趣,他把人世间看得很重要,他觉得家庭幸福很重要,他也准备好好地把自己的责任做好,这就是一个标准的人天种性,佛陀不会跟他讲空性的道理。佛陀告诉他说:欸,你不错,你好好修五戒十善,来生成就人天的快乐。佛陀必须先讲渐教法门,佛陀必须给他一个成长过程,为实施权,就是次第地宣说。

第三个,秘密。秘密就是同听异闻,各不相知。同听,大家都听佛陀说法,但是每一个人听到的都不一样。有些人听到:欸,我刚刚两个小时听佛陀都在讲小乘法;有些人说,不对!佛陀全部讲大乘法。这是佛陀施设秘密了,就是“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这个秘密只有佛陀有办法,菩萨都没有办法。就是佛陀对一百多人说法时,对某些人施设讲《法华经》;对有些人佛陀做一个区隔,把他们包起来听不到《法华经》,结果他们听到的是《阿含经》。就是佛陀施设秘密法,各听各的,各不相知。相对于秘密叫显露,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不定。不定就是彼此相知,受益不同。佛陀在讲经典时,每一个人听到的是同样一部经典,同样一句话,但是各自解读不同。比方说,佛陀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十个字大家都同样听到,但是有些人说:佛陀讲这个空的意思,那是空掉外境,所以它就断灭了。既然一切法空,那人生没有意义了,所以当他执著空性时,他产生一种灭色,到断灭空见时,他就入二乘的涅槃了。

那么大乘菩萨听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说,不对!佛陀不是这个意思。佛陀说讲一切法空,是空掉你的妄想执着,外境没有错,依他起性没有错,你破的是遍计执。所以他理解这个空性,只是空掉你生命不好的这一块,保留因缘的这一块。

不定法就是说,这句话讲出去各自解读,这个叫做不定。佛陀在经典里面经常会讲这种不定的东西,尤其是对空性的理解,那更是不定,三种解读方法都有。

这就是化仪四教,就好像世间的药方,把前面的药味冬虫夏草、人参重新排列组合,放一点顿教,放一点秘密,放一点不定下去就成一部经典了。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佛陀说法时是怎么回事。

有些人跟随佛陀一辈子,他只听到佛陀在讲《阿含经》,后面会说到,他永远只听到《阿含经》,所以他说大乘非佛说,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为了保护他的善根,佛陀对他施设秘密教。否则这个人听到大乘法会产生惊怖,所以他只要在场,佛陀如果讲大乘经典时,他已经来了,那也没办法,佛陀就用秘密法,把他区隔起来,让他听不到。结果这个话转到他的耳朵时,本来是讲《金刚经》的、讲《楞严经》的,就转成《阿含经》了,这个就是秘密。

所以你从顿、渐、秘密、不定,就知道佛陀在讲经的时候是根据不同根机讲的,因为佛陀灭度了,我们现在只看到结集成的一部经典,你就不知道佛陀讲经当时的情况。但是你知道这四个时,就可以把一部经典还原到过去,佛陀说法时其实是很多听众,佛陀说法时就充满了顿、渐、秘密、不定四种情况在里面,它的内涵就是藏通别圆四教。

这是整个佛陀一代时教这种化法四教跟化仪四教的相貌。

我们再看它的观法。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就是说,顿等就是顿、渐、秘密、不定,它使用的用途是没有离开藏通别圆四教的。化仪是没有自体的,化仪无体,全然化法为体。就是说其实顿、渐、秘密、不定,它没有一个自己的体性,它是就着藏通别圆四教在表达的过程,是直接的、间接的、秘密的、是不定的而安立,所以叫做“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

接着我们看藏通别圆四教的观法。

藏教跟通教都是修空观,藏教是析空,通教是体空。所以同样是空观,藏教是次第的,通教是圆顿的。就是说佛陀在施设空性时,如果这个人善根很深厚,佛陀就直接讲空性了,“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但是有些人他没办法接受,他的情执太重。佛陀在讲空性时,他必须要绕弯,要先绕到无常那个道里去,佛陀就不直接讲空性,先讲无常。他说人世间是不安稳的,不安稳怎么回事呢?就是痛苦,因为你没有安全感,所有的痛苦、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安全感,无常故苦。没有安全感表示什么呢?表示你没办法主宰人生。如果你可以主宰人生,你会让自己没有安全感吗?所以在娑婆世界,你虽然有福报,但是没有自在力,无我故空。佛陀是绕了三个圈,从无常、苦、无我,再绕到空性来,因为他必须经过这个过程,缺一不可。

但是有些人他不必经过绕弯子,佛陀就直接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他当下就相应,当下就放下了。

这个就是藏通两教同样修空性,有顿渐的差别,这第一种。

别圆两教,都是修一心三观,都是中道实相观,但是也有顿渐不同。别教是次第的,它必须要先修空观,先修放下,然后再慢慢的烦恼轻薄了,他才能够去重新提起,然后才能够进入空有的平衡,他必须把空、假、中分成三个阶段。

但是有些人,可以直接地告诉他一心三观,你放下的当下就可以重新地提起来。断恶跟修善是不冲突的,当你放下了烦恼,同时可以积集资粮,从空出假。有些人就可以空假中三观同时操作,这个就一心三观。

所以藏通两教主修空观,别圆两教主修中道的实相观,只是顿渐而有所差别。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对八教做一个总结。

比方说,我们读大学有四年级,四个年级各有各的课程。这个课程由浅到深,一年级就上藏教,二年级上通教、三年级上别教、四年级上圆教。佛陀在讲一年级课程时,因为一年级学生很多,佛陀必须在讲课时,有些东西直接讲顿,有时候佛陀必须要施设方便——渐。有些人连苦谛都没办法接受,你跟他讲娑婆世界的痛苦,他马上排斥,因为他对娑婆世界的贪爱太深了。佛陀说,那没关系,你贪爱果报,你至少先修五戒十善保住人身吧!佛陀必须在藏教里面又施设方便。所以在每一个年级,表达该年级课程内涵时,又施设了顿、渐、秘密、不定的表达方式。

你这样子观想一下,就知道佛陀是怎么说法了,你就可以还原——作为伟大的佛陀,他面对这么多众生,他是怎么宣扬佛法的。因为来自四面八方每一个人根性不同,他先把教法区隔出来,藏通别圆四教,然后这四个教法在灌输给众生时,他又用了顿、渐、秘密、不定四种原则,把这四种药再慢慢地灌输给众生,这就构成了佛陀的八种教法。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