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天台教观纲宗 > 第6章 第6集《天台教观纲宗》

第6章 第6集《天台教观纲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丁二 、 教观归趣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一页,我们看丁二的教观归趣。

天台教观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当我们在受持一部经典或者修习一个法门时,要紧的是能够掌握佛陀的真实义,就是“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但是我们现在了解佛陀真实义很困难,因为现在到了末法时代,有法无人,我们看到的是最后经典结集的结果,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看到佛陀当时说法的过程。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佛陀灭度后,经过大菩萨们结集的《金刚经》、《楞严经》等经典,但是这些经典当时是什么因缘讲出来的,没有人知道。所以智者大师从《法华经》的思想,提出了八教的思想:化法四教,化仪四教。透过八教,你就可以还原佛陀当时说法的情况。

他首先把法门分成浅深,藏、通、别、圆次第,在表达上又分成顿、渐、秘密、不定。所以有了这个八种法的操作,你拿到一部经典,你就知道这部经典从内涵上,属于藏、通、别、圆哪个教。如《金刚经》从内涵上,它的判教属于般若系,通教。《金刚经》在讲空性时是直接了当的,是顿教法门。但是顿里面,也有一些不定的,比方说,它讲无住生心,虽然它的当体是空性,但是它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隐隐约约有妙有的味道,所以它也含有不定的内涵在里面。也就是说,有些人读了《金刚经》以后,他可能会从空出假,而转向法华涅槃;有些人读了《金刚经》,也可能走入偏空涅槃。

《金刚经》在化仪四教里面,有顿法,有不定法,但是没有渐教法,我们看不出来《金刚经》有讲到苦谛的思想,它直接开显空性。但是隐隐约约地为整个心性中道的思想也作了布局,也放了圆教的思想在里面。所以除了它的当体是通教以外,也有不定的味道在里面,不是决定的。法是有很多弹性的,秘密就是有很多弹性,大者见大,中者见中,小者见小。

当你拿了一部经典你就可以为它判教,从化法四教、化仪四教,就可以判教了。就是为什么佛陀讲一切法空,后面又讲妙有,你就知道这部经它的当机众是通教的菩萨,但是有些通教的菩萨又具足圆教的善根,佛陀也放了一些圆教的法在里面当配套。天台的判教就是这样判的,你就知道每一部经典在整个佛陀一代时教它的定位是什么,它的化法的判教在哪里,它的表达的方式是什麽,这两个合起来你就知道:喔!这部经典的“药”是专门对治什么病的,吃了以后哪些病会好,会往哪一个方向引导,它的调伏引导是怎么回事,你就很清楚了。

前面是把整个天台的教观是怎么判教的,做一个大纲的说明。

我们再看它最后的旨趣,它的归趣、目标。

我们把它念一遍。

这四种观法,藏、通、别、圆四教,就是析空观、体空观、次第三观、一心三观,四种观法都有它的十法成乘,它有十种次第。后面会说明次第三观是怎么修的,体空观怎么修的,每一个观法都有十种次第,十种次第而成就乘,而成就到彼岸,使令行人到达涅槃之地。

总而言之,这四种观法都可以达到不生不灭的,没有烦恼,没有罪业,没有老病死的清凉地。当然这个涅槃地,它有浅深差别,什么叫涅槃地,在以下继续说明。说藏通两教的教观是偏空的涅槃,就是这个涅槃里面,没有生命现象,这个人就消失了,没有正报的身心,没有依报的国土了。如果你根据别圆两教的教观,他离开三界以后,不但了分段生死,他还有正报的庄严,依报的庄严,还有生命的妙用,这个地方就讲到空性的道理。

这个空性非常关键。一个人怎么从三界出来的,这很关键。诸位!你怎么离开三界的,这个影响到你后面的道路。你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三乘共坐解脱床”,这是《法华经》的话,说声闻人、缘觉人、菩萨都是成就空性的,所以法华会上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起大疑惑说:为什么我们都修空性,同样离开了三界,我们阿罗汉只能够在山中打坐,等着入涅槃,啥事也干不了,文殊、普贤他们却能够到十方世界,示现八相成道,代佛□□,这就很奇怪了!我等同入法性,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差别?

所以在《法华经》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修行是长远布局,不是这么短见,不要急急忙忙地赶紧先离开三界。以后再来后悔,你不如先搞清楚,用什么方法离开三界。不然到时候后悔来不及。

在《法华经》的思想,天台教观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会有三种不同的结果,我简单说明一下。

第一种,离开三界是从无常离开的。你离开三界的理由是三界我受够了,给我太大的压力,太痛苦了,从无常而契入空性。

第二种,离开三界是从因缘。因为三界就是假的东西,它没有真实性,所以我没有必要去攀缘三界,“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它是跟因缘借来,“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我就把三界给放下了,因缘性空而离开三界。

第三种,是从心性。因为本来就没有三界,“何期自性,本来清净”,既然本来就没有三界,我干嘛要攀缘呢?就离开三界了。三种观法,这三种思考模式会影响到你后面的路怎么走。当然,诸位注意!不是绝对的,它也可以兼修,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安住,就是你经常的主修很重要,注意你的根本法门。

在天台的思想,它的权实二法也不是那么绝对。比方说,你的根本法门,你之所以放弃三界,是因为认定心性里面本来就没有三界,那是自己多事,一念攀缘,自己找麻烦找来的,所以一念的回光返照,当体放下,从心性的观察而离开三界,你的主修是这个。但是你针对某种粗重的烦恼,从对治义你也引用《阿含经》的思想来加以对治,这个是可以的。但是你很清楚,修这个法时,只修其法而不产生执着,不产生法执,这是可以的。你在没有执着的角度拿藏教的法当一时的对治,这个不会影响到你的种性。但是,如果你是一昧执取从苦谛这样一路修上来,那你的种性就变成这样了,你一定会先到偏空涅槃去,待一段很长时间。

在法华思想是:你是坐什么车子离开三界的,你用什么思考模式让你离开娑婆世界,这会影响到你后面的路是很快成佛,还是你必须要产生一些延迟,产生一些障碍,然后再成佛,这很关键!

有位襌师,他读《法华经》上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句话是摆明了讲空性,三界本来是空的,寂灭相。他就向他的上师提出一个疑问:“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那为什么我有眼耳鼻舌身意呢?我有生命存在,我可以吃饭,还有山河大地的活动,这是怎么来的呢?他师父说:去去去,我不与汝道。我不跟你讲。禅宗是不跟你讲话,让你自己去体悟。它认为我跟你讲了以后,塞住你的悟门,你就不想去思考了。

禅宗认为不能告诉你答案,我们显教的东西,答案讲太多了。禅宗它不告诉你答案,你就要自己去找。那么这个人,他从冬天开始打坐,到了春天,打坐时突然间一念之间相应了。他就跟师父说:我懂了!他也讲一个偈颂,他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春到百花开,黄莺鸣柳上。这个人不简单!他从寂灭相悟到了妙有。他说诸法虽然寂灭相,但是春天到了的因缘,温暖的因缘让百花开了,让黄莺开始活动了。这个人有大乘善根,他在空性里面悟到不空。所以种性就很重要了。

你看净土宗,我们讲,“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为什么后面还要加一句话“回入娑婆度有情”?诸位!这句话非常重要!诸位!请你注意!你现在开始所发的愿,一定影响到你未来的因缘。愿如果发错了,要马上改,因为时间久了,它在你心中会产生一个痕迹。你现在觉得无所谓,反正不就是离开娑婆世界吗?诸位!那是千差万别啊!离开娑婆世界以后,你后面的成佛之道怎么走呢?所以,为什么因地要圆满就在这里。

就是说,因为你不断地用错误的思想、愿力让你离开了三界,但是你这种错误的思想,却烙下一个错误的痕迹。诸位!法执比烦恼障还难对治,因为它没有对错,但是影响到你的胸量格局。它不像烦恼障很粗重,每一个人都可以知道它的躁动性,它的过失相,法执它没什么过失,但是你发错以后,胸量狭小个性卑劣,怎么讲你都听不进去,那惨了!你成就功德庄严就很难了。也就是说,成佛,我们现在必须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远离过失;第二个成就功德。但是你这个过失是怎么远离的很关键。你用一种很极度的、断灭的角度去远离过失,你后面成就功德就很难了。

所以,你最好刚开始起步成佛的时候,就走对道路,一次到位。不要说我走错了,然后再来回小向大,你这不是折腾吗?而且你再走回来,那是一条非常辛苦的道路。

所以研究《法华经》的人,就是说,既然是同样的精神体力,同样的拜佛,同样的念佛,你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愿发好?你也没什么损失嘛。你现在烙下一个错误的痕迹,以后还要去掉,尤其法执是很难去掉的,因为你当初就是靠这个思考模式离开的,当初就是深深赞叹这个法门殊胜,结果你现在从这个法门离开,到时候就自相矛盾了。所以为什么教观会产生这么多的差别?法门真的是有权实的不同,有究竟跟不究竟的差别。

丁三 、结显权实

我们再看丁三。怎么样操作能够权实圆满,结显权实之间,达到权实不二?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总结。

这个经文很重要,它把前面的权实二法做一个总结。

在整个化法四教当中,藏通别三教,这个是一时的方便,佛陀只是对治某一种众生的烦恼而开显的,但是什么是佛陀的真实义呢?圆教的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的一心三观是佛陀的真实义。

也就是说,如果今天佛陀跟我们一起生长在这个世间,佛陀是怎么看这个世间的,就是佛的知见是什么?如何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就是说,佛陀您现在不要管我们需要什么,您以前说话都是为我们需求,请您现在把众生的需求先拿掉,到底您老人家是怎么想的?这就是开权显实了。现在您老人家到底想说什么话,请您直接说了。

佛陀就说:圆教是我要开显的,一切法都是你的心性变现出来的。佛陀要讲的话就这句话而已。但是讲这句话,很多人没办法接受,佛陀只好说,因为业力变现的,因为阿赖耶识变现的,因为怎么样……所以他讲了很多话,其实这个都不是佛陀的本意。如果你问佛陀的内心世界,他只有一句话,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注意你的心态,因为你用什么心态来学法门,会影响到你最后的结果,这个就是佛陀的本意了。

所以这很关键!站在圆教的角度,你可以修三种观法,就是说,理论可以圆满,但是事修可以缓慢。你看圆教也没有说,你一定要顿修三观,也可以渐修,也可以一辈子修空观,都可以;你也可以一辈子都厌离娑婆,啥事也不干。但是你不能不发菩提心,你只要心态有这个作愿就可以,至少保住你的种性。

因此愿菩提心跟行菩提心是有差别的。就是说必须悟的是圆教的道理,但是起修的时候要务实。目标要远大,修行要务实,所以它就必须有次第观法,你甚至于可以先修四念处都可以。你说我三界烦恼粗重,爱取太粗重了,可以的,但是你在观四念处时是怎么想呢?你观想时,用如梦如幻的不净、苦、无常、无我,对治我心性里面的小污点,对治我心性中像小水泡样的那种贪爱的烦恼,你如果是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来对治烦恼,这时它不影响你这个车乘的种性。你也可以不定,或修大或修小,今天修圆顿止观,明天修次第止观,乃至于后天修四念处都可以,也可以变来变去稍作调整,顿、渐、不定都可以,但是你的思考模式,还是圆教的思考模式。你整个心性的安住点,必须要在一念心性,关键在这里!

当我们操作权法时,权含于实,权法也没有离开心性,广修方便法门;但是你会归到一念心性时,观想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安住一念心性,这两个没有冲突。

所以,得到整个天台判教时,你的操作首先要分成根本跟枝末。根本法门你就必须很计较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影响到种性,不能开玩笑。稍微一点差错,你成佛的时间,得付出百千万劫的代价。所以根本法门“安住”,你依什么为住,这个很关键!你住错了,那就是法执了。安住必须要心性,但是对治跟调伏可以善巧。枝末法门,你喜欢拜忏就拜忏,喜欢持咒就持咒,喜欢念佛就念佛。

在大乘佛教里面,有些东西是很严格的,这是根本法门,蕅益大师说的是定盘星。你这个定位一错,那你越走越远。远方的定位要精准,但是下手要务实。所以你掌握理观要圆满,事修则随缘。那么你就掌握整个佛陀的真实义了,佛陀就是要你这样子。在对治上你有见思烦恼,当然要用藏教的法门来对治;你有所得的攀缘心很重,当然要修空观。但是修空观,修四念处时,你要知道用如梦如幻的法药对治你心性里面如梦如幻的烦恼影像,也是不失你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圆教的观法,法法销归心性,但是又不妨碍事修,权实不二就是这样操作的。

乙二、详辨五时八教观法分二、初、总说。二、别释。

那么前面等于是一个纲要的说明,现在我们就来详细地把五时八教教法跟观法,做一个说明。分二,总说跟别释。

丙一、总说

先看总说,看第一段。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佛陀出世的本怀,是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讲到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使令一切众生发菩提心直趣大乘,既然佛陀的本意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他开出了藏通别圆四教的差别呢?

蕅益大师说,因为众生有这个需求。众生学佛时,是带着他的根性来学佛的。这个根性就是他在三界流转里,他自己生命的经验跟遭遇。遭遇的过程当中,他有他的思想模式,这个“性”就是他的习性,“根”就是增长,他这种习性是不断地在数数地攀缘,数数地广大,所以这种根性已经不可改变了!连佛陀都改变不了,佛陀只好恒顺众生。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讲出那么多的差别。

佛陀本来只有一佛乘——想要让众生成佛——那么简单的概念,但是因为“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且约一代,略判五时。”一代,按照一般的说法,释迦牟尼佛三十成道,八十入涅槃,就是说法五十年。按照释迦牟尼佛这五十年的说法,我们把它以五时来含摄。

前面的八教,是讲到佛陀说法的内涵跟时机;这个地方是佛陀讲教法的次第。

先看第一个华严时。

华严时,正说圆教,兼说别教,约化仪名顿 。

华严时,它不是代表《华严经》,当然《华严经》一定是华严时。华严时就是华严部,比方说《华严经》,比方说《梵网经》,只要合乎华严概念的都是华严时。

为什么这个时段的经典叫华严时?因为它谈到一佛乘的因果。“华”就是成佛之因,六度是“华”,以六度之因“华”;那么“严”是讲到一佛乘之果,成就诸佛万德庄严之果,所以它等于是大谈一佛乘的因果。

它的化法四教,“正说圆教,兼说别教。”《华严经》的内涵有两块:有圆教跟别教。它的理论、修学是根据圆教一心真如开显出来,是圆融无碍的;但是它修证的功德,讲到初地、二地、三地……,它是次第的。因为它是畅谈成佛的果地功德,当然是要有次第。虽然圆融不碍行布,虽然它的心性同样是一念心性,但是心性的开显有浅深差别。同样月亮,有初一的月亮,有初二的月亮,虽然月亮的本质相同,但是它的亮度不同,所以也有它的次第差别,就兼说别教。

那么约化仪,它是顿教。《华严经》只为大乘善根、准备好的人而宣说,它不施设方便的。所以你看古德说,“演大教,说华严。尘剎海,现宝莲。”佛陀成道以后,《华严经》是怎么宣说的?是现千丈的卢舍那身,直接为根熟的菩萨宣说六度法门、快速成佛的法门。但是小乘学者在座,在《华严经》上说,“有眼不见卢舍身,有耳不闻圆顿教”,小乘人在听的时候,是如盲如聋,根本听不懂,也看不到佛陀的身色。

所以小乘的学者在华严会上是完全空过了,因为佛陀在华严会上的布局是这样:他成佛以后,先把准备好的人赶快度化,因为不能再等了。这些人生生世世亲近十方诸佛,到了释迦牟尼佛,早就准备好了,佛陀只要稍微点他一下,他就能够往上,所以佛陀直接宣说大法。

《华严经》这个法门,简单地说就是事事无碍。举个例子。蕅益大师说:一句佛号具足六度万行,这个就是华严的思想。说你一句佛号念起来,放下身心世界就大布施了,因为你布施的目的,就是对治贪心、培养舍心。你念佛能够放下,从一念心性的角度,你已经成就布施的功德。一句佛号念的时候,恶念不起,就是大持戒。所以《华严经》,它每一个法门都讲互含互摄的。

在我们以前的观念,布施就是布施,持戒就是持戒,但到华严会上,不是这样讲。你要法法销归心性。你修一个法门,可以同时具足一切法门。所以为什么有些人,他布施得到来生的果报不但富贵,还庄严,还能够成就尊贵?因为他就懂得《华严经》的思考模式。诸如此类,凡是事事无碍的都是华严。

《法华经》跟《华严经》有什么差别呢?不一样了!诸位!《华严经》是顿教,《法华经》叫做会渐归顿。《华严经》是偏重佛陀果地的功德,是为根熟菩萨直接宣说的;《法华经》是为凡夫宣说的,就是成就成佛的因地,这个人还是凡夫,但是他心态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才能够快速成佛。所以《法华经》偏重在一佛乘之因,虽然它也讲因果,但是偏重在因;《华严经》也讲因果,偏重在赞叹佛陀果地的庄严。所以不读华严,不知佛的富贵,就这个意思。《华严经》跟《法华经》不太一样。

我们读《华严经》只有随喜赞叹的分。你看,“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

你在拜佛时,观想你的身体变成无量身体,然后每一个身体又供养无量的佛,那不得了了!这都是华严的概念了,《华严经》的概念,事事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么只要是这方面的思考,都列入华严时。赞叹佛陀的功德,强调事事无碍,一个法含摄无量法,无量法入一法。当然我们对这个法门只有随喜赞叹。《华严经》我们一般人很难做到,要利根人,上根人。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因为《华严经》它是一个重点,后面就是佛陀开始把千丈的卢舍那身收起来,现出丈六的比丘相,开始陪着众生成长,透过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教化众生,因为佛陀把根熟的菩萨度完以后,面对的就是生死凡夫了。我们下一堂课再说明。

今天讲的有没有问题?请说。

【学员提问】师父慈悲,弟子想问,修圆教的菩萨所成就的智慧,万一他没有往生到净土的话,他这个智慧有没有隔阴之迷?他再轮回时,怎么样处理这个智慧?

【师父开示】好的,他当然有隔阴之迷,他万一临终出了差错,就没法往生。当然往生以后,那不得了了!这种人一往生,佛陀是直接讲一佛乘,他直接证得八地,就是花开见佛悟无生。

这个无生就有大小差别了,小乘的无生、圆教的无生、别教的无生,所以他一旦往生,那就不得了了!圆教人一往生,他后面走的路,叫师子奋迅三昧,很快地超越一般人。万一这个人没往生,他有几种情况:可能他有烦恼;可能根利遮重。但是他的善根不会失掉。

诸位!善根不会失掉的,因为他这个道理悟了就悟了,但是他有隔阴之迷。不过只要有人稍微提醒他,比方说六祖大师,他就送柴火到员外家,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悟了,一句话就开悟了,善根深厚。但是他没有听到之前,的确也不知道。所以如果成就这种善根的人,跟一般人不太一样。就是说,他如果没有遇到佛法,跟一般人一样就是醉生梦死。但是这种人只要一听到以后,他会顿悟,因为圆教人他的特点,是顿悟、顿修、顿证。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方两个人都很放逸,都抽烟,一个人一天都要抽十根香烟。这个受过圆教熏习的人,他一旦悟道理以后,他第二天就把十根烟戒了。有些人是修藏教法,他可能说那没关系,我今天抽十根,明天抽九根,后天抽八根,有些人因为他必须 step by step(一步一步),必须慢慢来,因为他的根性就是这样子。

所以圆教的人,一旦学佛以后,他的坏习惯改得很快。就是说两个人的心,一念心同样陷在粗重的烦恼障、业障,但是他从里面跳脱出来的速度不一样,就是坐的车子不一样。

所以你得到圆教的道理,生生世世你就是一个固定的种性了。如果你是得到一个坚定的理解时,这个种性已经成立了;但是你如果带有疑惑,那不算,你没有真正了解,好像这样,又好像不这样,那你这个种性没有成立,你还是不定种性。那你来生,就看你遇到谁。遇到大乘人算你幸运,你要遇到小乘人那也没办法。但是如果你种性已定,那你只要听到一个小小的法,乃至于听到藏教的法,都足以启发你大乘的思想,因为佛陀的教法,都有秘密跟不定。

所以圆教的人,他要读到《金刚经》通教的法,就能够悟到一心真如。因为佛陀很多法它是互含互摄的,因为佛陀在讲法时经常施设很多秘密、不定放在里面。

就是说,万一这个人是圆教根性的,但是这个法的当体是别教的或通教的,但是也没关系,你只要把它学完,大者见大,小者见小,中者见中。因为佛陀说法,他往往会考虑到,可能有些圆教的人在听,所以他就每一部经都还有放一些秘密跟不定在里面,受益不同。

总而言之,你智慧善根是不会失掉的,永远不会失掉的,除非你没有听懂。所以你修学智慧是最划得来,因为你修福报,福报花完就没有了,你造了善业生到天上去,享受一时的快乐,做了一场美梦,下来以后,啥都没有了,重新开始。

但是,诸位!你培养的善根生生世世跟着你。同样的业障深重,同样的烦恼粗重,你会比一般人超越得快。所以你看很多人,他以前是非常放逸,一觉悟以后不得了!那是判若两人。合理地推论,他的根性绝对不是藏通的根性,至少是别教圆教的,所以他反转得很快。

诸位你看看,蕅益大师讲到《观经》的下品下生,这种人不简单,我简单讲一下《观经》的下品下生。从他今生来看,他造五逆十恶的重罪,这个业障是非常重的,当然临终时地狱的火会现前,因果法尔如是。但是这个人,还不是在佛堂,是临终时听到善知识的开导,在这种兵荒马乱、内忧外患时听到这个法,马上启动他的善根,起大惭愧,然后转地狱的火成金莲花,马上提起佛号,把这个地狱的业转成净土的业。诸位!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不简单吧?我们有点看不上下品下生,其实他不是一般人。

你看善导大师判教,他说上品是遇大凡夫,大乘善根,福慧双修的;中品是遇小凡夫,小乘根机的;下品他是造罪凡夫——他没讲他的根性,没有说他是小乘,他说下品是造恶凡夫,但这个人肯定是大乘善根的。所以善导大师补充说,他今生造恶,但是过去生是深厚的大乘善根,才能够在临终的那一剎那改变过来,就像这架飞机已经要撞山了,他马上把它拉上来。所以诸位!罪业烦恼会让我们堕落,但是善根会让你在堕落中产生反转。当然我们不造罪是最好了,因为你没有必要去经过这个危险过程。

有人问黄念祖老居士说,为什么有些人要十念,有些人一念呢?黄念祖说,是善根不同,有些人一念就够了,他一念提起来就已经现成“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有些人他必须要经过十念的相续,他的心态才能够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到位。同样一句佛号,因为你的心理素质不同,所产生的效果肯定不同。

诸位!我们学圆教一定要注意,圆教不能离开权法,不能忽略对治法门,要不然就是我们同参道友常戏论的:你要是圆教离开了权教,那就不是圆教,变椭圆形了,就不是真的圆教了。所以你看蕅益大师怎么说?“为实施权,则权含于实;开权显实,则实融于权。”天台宗从来没有说圆教可以离开权教的,没有这样讲。没有说理观可以离开事修的。

我们意思是这样,根据法华跟天台的思想,你要走成佛之道,现在一开始就必须做好规划,你不能病急乱投医,反正我先离开三界再说,你不能有这种概念。也就是说,先离开三界,成佛的事以后再说,你把成佛之道分成片段,对你是非常不利的。你花同样的精神体力,在娑婆世界这几十年你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你的思想更圆满,一开始就到位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把成佛之道分成这么复杂的一个因缘?就是说,从现在开始,虽然我们急迫的问题是解决生死问题,但是你最好在解决生死问题时,也把成佛之道考虑进去。如果你有这种思考对你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你迟早要成佛的,你越早规划对你是越好。

《法华经》,佛陀四十八品中讲了二十八品,在告诉你为什么要成就圆教的思想。不成就圆教的思想的后果,他举了很多例子。反正你迟早要走,晚走不如早走,结论就是这样。所以在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如果说有真实的阿罗汉,一个人他成就阿罗汉以后,就没事了,就不跟人家往来了,当然你成就阿罗汉没关系,那是你个人的选择。关键是阿罗汉是假的,“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永远做阿罗汉的,所以你还得出来,还得面对缘起法。不是说灭色取空,没有这回事情,那是暂时的。既然你以后还要处理,那你为什么不现在就一次到位呢?因为根本就没有真实的阿罗汉可得。“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所有的东西,生天是假的,做阿罗汉也是假的,所以我们迟早要成佛,那你最好是一次到位,就这个意思。

好,我们先讲到这里。

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