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天台教观纲宗 > 第7章 第7集《天台教观纲宗》

第7章 第7集《天台教观纲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乙二、详辨五时八教观法

丙一、 总说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二页,我们这一科讲到详辨五时八教观法。这当中分成两科:第一科是总说,天台宗是智者大师把一心三观的观法跟《法华经》的教法结合,而成立了五时八教的非常精密而详细的一个教观体系。这个五时八教,到底它的修学宗旨是什么?简单地说,它就是提倡一佛乘的概念。

作为一个大乘的佛弟子,我们今生的生命要面临三大问题:

第一个,就是安乐的问题。这个是最迫切的,我们在乎来生是不是快乐。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想尽办法,让自己来生不堕恶道,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必须努力要求自己,修学五戒十善,让我们身口意的活动,尽量不要创造罪业出来,这个是所有佛弟子的第一件功课。想办法减少你的过失,因为你不喜欢痛苦。所以必须在因地上减少你的过失,把你的过失降到最低。这是第一件事情,修学五戒十善。

第二个,你在五戒十善修得有一点精神体力时,你会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因为你慢慢地觉得,虽然人世间有些快乐,但是它给你的不安全感太可怕,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你每一次的受生,付出的痛苦远比快乐多,生命是得不偿失的,付出太大,得到太少。所以要解决痛苦,最根本的就是想办法离开三界。就净土宗来说,就是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我们必须想办法跟弥陀感应道交,这是你要处理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你的生死问题。这个事情迟早要处理,当然早处理比晚处理好。

那么,你这个解脱的问题有时间处理了,你就要考虑第三个问题——成佛的问题,我们哪一天能够跟诸佛一样成就万德庄严,所以我们也在生命当中随缘尽份地修习六度法门,用慈善事业去帮助有缘的众生、可怜愍的众生。总之我们今生修行当中,面临三大问题:安乐的问题、解脱的问题、菩提的问题。

一般人没有经过天台教观的训练,他采取的方式是分段的,是区隔的。因为他在做慈善事业时,可能忘了求生净土;他求生净土时,也可能忘了成佛,所以他把生命修行分成三块。他修人天乘时,没有解脱的概念在里面,没有成佛的概念在里面;他在佛堂念佛时,也没有成佛的概念,所以他的修行是分成三块。

那么,这种区隔式的修行没有整合,不管你多努力,你的生命当中有两种过失:

第一个,不坚固。按照天台宗的说法,你今天的修行没有销归心性,你就没有善根力,你的修行就没有根,只有一种资粮。你很努力地修习五戒十善,很努力地念佛,你有安乐的资粮,有往生的资粮,但是你就像桌上花瓶里的花,没有根,没有依止大地而住。

你为什么没有根呢?因为你没有销归心性,所有的修行都是依有所得的心,向外攀缘一种相状而修。诸位!当相状产生变化,你的心态会有变化。比方说,你今天护持三宝,不是发自内心的去护持三宝,而是缘三宝相的庄严而护持三宝,因为你的心只有两种情况:你不是向内安住,就是向外攀缘,没有第三种情况。那么你缘三宝的境供养三宝,如果三宝的境合乎你的心意,你会继续供养;如果三宝的境相产生变化,你不满意了,你护持的心就退转,因为你的心住在外境,这是非常可怕的!

因为外境是变化的,生命的本质就是动荡不安的,外在的世界没有“安住”这两个字,因为它是剎那剎那在变化。你安住在一个非常变幻莫测的外相,这就是为什么你修行进进退退,因为你的修行没有根。这样的修行,打开你生命的内心世界,会发现你只有资粮力,没有善根力,所以你禁不起八风的考验。

当然,临命终你也不见得过得去,因为你平常就过不了关,临终更严重,内忧外患。所以你可能会面临:第一个,你的善法资粮不坚固;第二个,你的资粮不圆满。因为你今天向外攀缘去修安乐、解脱、菩提。向外攀缘就带有情绪,带有感情,有我法二执,带有情绪化的、有感情的修学,你就不能普遍跟法界相应了。你只选择你喜欢的、你要的东西去修学,你来生的资粮也不会太大,你今生的成就、格局也不会太大。也就是说,你花费同样的精神体力,因为没有加以整合,你的生命当中产生了不坚固跟不圆满两种过失。

其实你可以做得更好,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原则,就是法法销归心性。你必须用内心的力量,去带动外在的事修。你必须改被动为主动,不是因为攀缘外境,才去刺激你的修行。这种被动的修法,永远没有根的。

那么怎样才叫做法法销归心性呢?按照天台宗的规划,你要先修观心法门。就是说,当你在积集资粮之前,要先把心态调整好。天台的教观是先有善根,才有资格谈资粮;先有实法才有资格谈权法,先有理观才有事修。你的根本没有建立起来,就像一棵树没有根,谈不上枝叶花果。

那怎么样建立你大乘的善根呢?天台宗认为:你要观心,要回光返照,要正念真如,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其实这个三观,事实上就两种观法,就是空观跟假观。空观的话,观照你这一念心本来清净。虽然在我们的生命经验,我们跟很多人、很多事情接触,留下很多的影像,这些影像当然会误导你。但是你要告诉自己,这些影像都不是你本来的东西,都是因缘卡上去的,所以它的本性是空寂的,你心性的本体还是一样——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个时候以离相的心性安住下来,这个非常重要!

一个人要把心量扩大,要离开所有过去生命经验留下的错误的概念,只有一个方法:把你的内心清空,把你的生命归零。你不可能用短短的几十年,改变过去生的生命经验所留下的影像,在那里“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你擦到什么时候才擦干净?只有一个方法,观想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没有的!这个时候,你的心性开始跟你的妄想脱离。

诸位!佛法不是要你消除妄想,它要你不跟妄想走。要你消除妄想那就惨了,那你这辈子都不够用了,你怎么可能消除妄想、带业往生呢?你只能不随妄转,因为它本身是没有体性的。所以你内观真如时,妄想自然脱落,你的心性开始把心带回家。妄想它为什么那么有力量?是因为你攀缘它,你跟它感应了。

所以,这个空观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把你的生命经验全部归零,恢复你的本来面目,你本来不是这个样子的。你现在这个心惹很多尘埃,你过去的生命经验,今生的生命体验,卡上很多的影像,但是没关系,它没有真正染污你的心性。所以这个空观,离一切相,让你生命归零,重新开始回到你最初的原点,这是第一个。

当然第二个更重要了,观察一念心性,本来具足。你的心性具足十法界的功能德用,所以你开始发起愿力,发起菩提愿或者菩提心。其实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他一定发起愿望,所以菩提愿也可以,他开始有一种成佛的愿力,有度化众生的愿力。那么当你一念的清净心,跟菩提愿结合时,你的心就有善根了,叫大乘善根成熟,藏传佛教叫空正见,叫菩提心;《法华经》叫做清净心,菩提愿,道理一样。

当你的心性建立这两种根以后,你开始从这样的善根发动你的善业,去忆佛念佛,那么所有念佛的功德,再回归到你的善根,就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或者叫称性起修,全修在性。这个时候你的内心的心性,跟外在的资粮产生正面的互动,因为你的善根带动了资粮,而你的资粮又加强你的善根,这个时候你就进入了一佛乘的概念,因为你内外统一了。

如果你没有走一佛乘,你内心的心性跟外在的修学是不统一的。也就是说,你虽然修学很多的资粮,也在佛堂忆佛念佛,可是出来以后还是颠颠倒倒,该打妄想还打妄想,该执着还执着,你所有的修行并没有让你内心产生觉悟,反而造成内外不一致。

诸位!临终的时候资粮力需要用善根启动。如果你内心颠倒,古人说“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你起颠倒,你的善业力没办法起现行的,因为善业力的启动要善根去启动,要用正念去启动。

也就是说,你临命终的时候,善根力跟资粮力缺一不可。但是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只知道修资粮力,忽略了内心觉悟的善根。所以你内心一直处在颠倒妄想当中,虽然你广修资粮,但临终的时候,“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资粮力救不了你,它只好暂时沉淀,等待以后的因缘。

所以,我们必须把内在心性的觉悟跟外在的资粮成功地整合起来。就是说,当你在修资粮时,你不是为别人而修的。你布施时,不能想这是一个善业,你要思惟:透过布施,来启发我施舍的心,因为施舍的心是合乎清净心菩提愿的,重点在于培养施舍的心态;我透过持戒,来培养一种远离过失、防非止恶的心态;我透过忍辱,来训练自己安忍不动的心态。

因此,你能够借相修心,这时你两个都修到:第一个,资粮力修到;第二个,你内心世界每一天在进步,你可以看到你内心不断地在增长广大。你的善根力在增长,资粮力也在增长,这个就是一佛乘,这才是正确的修法。而不是内外区隔,该打妄想还打妄想,十年前的你打的妄想跟现在一模一样。

从觉悟的角度,假如你的心性没有进步,那么你这十年干什么呢?就做积集资粮这件事情,这不是好的方法。就是说,你的内心的水平都没有进步,这样子只是共外道,外道也就干这种事而已。你对佛法的修学,启发内心觉悟的这一块你就忽略了,这样你的投入叫作事倍功半,时间很多,你全部在事修,完全没有理观,那你进步就很慢了。

所以我们伟大的智者大师,为了挽救众生末法时代的问题,提出:必须先有理观,把你内心的功德、清净心菩提愿带动起来,然后以你的善根去事修,你的修行不是为了别人而修的,是为了开显你自性的功德,为了成就你清净心菩提愿而修的,所以整个生命只是在追求自我完善,这才是正确的一佛乘的概念。用你内心的觉悟来带动外在的资粮,由外在的资粮又增长你内心的觉悟,这个就是整个天台的思想。

当然,这个需要教育。我们必须要把整个佛教的一代时教,做全盘地了解,你才知道佛陀为什么说了这么多法,这当中有什么线索?为什么从法门的施设,到最后佛陀会告诉我们会归心性,变成内心的觉悟?内心的觉悟跟法门的修学这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些就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

一 、 华严时

我们看天台的五时八教。

首先天台宗智者大师先讲到,“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为什么佛陀讲那么多法门呢?如果修行,一个法门就好了,你看基督教,他就讲一部《圣经》,佛教的《大藏经》有一百本,讲这么多法门是怎么施设的呢?不是佛陀要说这么多法,而是众生的根性不同,每一个人各有自己相应的根机。佛陀的出世,本来是要直接启发你的觉性,但是有些人可以直接契入,有些人必须要有一些过渡、善巧,所以佛陀只好施设了这么多法。

那么,这么多法当中,天台宗以五个时段,把它归纳成五时。

第一个是华严时。

佛陀成道以后,并没有马上度化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凡夫。佛陀是先度化那些大乘根机已经成熟的菩萨。这些菩萨生生世世亲近诸佛,到了释迦牟尼佛时,他们善根成熟了,所以佛陀现出千丈的卢舍那身,坐千叶宝莲,开始“启大教,说华严,尘剎海,现宝莲”,讲一佛乘的概念,让他们知道,其实你修六度重点不在修六度本身,只是在借相修心,是成就你内心的清净心跟菩提愿。

这个时候,《华严经》的菩萨起了大欢喜。大欢喜以后就有问题了,因为凡夫跟二乘“有眼不见卢舍身,有耳不闻圆顿教”,根本听不懂。所以华严会上虽然有声闻人在,他们完全没有得到任何的意义,只有在那个地方当庄严众,庄严道场。

所以《华严经》讲完以后,佛陀把一些根熟菩萨都度了,开始把千丈的报身收起来,现出丈六的比丘相,就是身相跟我们差不多,比我们高一点,开始很严肃地面对我们业障凡夫了。

二、 阿含时

我们看,佛陀度完了大乘善根菩萨以后,他怎样面对我们生死凡夫。

他有四个次第,先看第二,我们把它念一遍。

凡夫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个业障的问题;第二个是善根的问题。简单地讲凡夫有两个特色:业障深重,善根浅薄。这就是凡夫。

佛陀的态度,先处理业障这一块,因为离苦得乐中,成就广大的安乐这件事情没有那么急迫,但是离开痛苦似乎更重要了。就是说成佛可能不是很着急,但是想办法把众生从苦恼的三界带出来,成为佛陀要施设的第一个方便。

所以佛陀面对生死凡夫时,第一个讲《阿含经》。《阿含经》的特色,“但说三藏教,约化仪名渐初。”《阿含经》整个四阿含,《阿毗达磨论》,没有大乘的思想,“但说三藏教”就是只有讲小乘教,讲藏教。

《阿含经》的思想扣着四谛法门,尤其是主修苦谛。你读《阿含经》,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佛陀处处讲到四念处。就是说,你要观察你的色身内心,都是不净、苦、无常、无我,身心世界是这样子;然后你再看外界的环境,山河大地也是不净、苦、无常、无我。以这四种观法去观察身心世界、宇宙山河大地时,你得到一个结论:人生毫无意义,生命毫无意义。就像舍利弗尊者说的,他成就阿罗汉以后,再来看世间,就像破碎的瓦罐——这个陶泥做的罐子,已经破碎了,不能装东西了,毫无意义了。

所以《阿含经》的思想并没有明显地告诉我们,应该到十方世界去建立佛法,跟众生结缘。整个《阿含经》的气氛,只是引导一个人整天托钵,托钵完了以后,吃完饭,洗完脚就打坐。打坐干啥呢?修四念处:什么叫身心世界呢?不净、苦、无常、无我,然后慢慢慢慢把你对三界的爱取烦恼调伏。

所以整个《阿含经》的思想,就是告诉你少管闲事,因为你的时间有限。整个《阿含经》的思想,要声闻人安住在少事、少业、少方便住,偏重在自利这一块,因为这些人善根薄弱,所以他只能够专注地去处理他自己的问题。当然,也产生一定的效果,很多人在《阿含经》的训练,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这是佛陀在教化业障凡夫时,第一个先消除他的业障,因为他的业障来自于他的攀缘、爱取,所以把他的爱见烦恼调伏了以后,他的生死业力也就沉淀下来了,这是佛陀采取的第一个方法。

三、方等时

那么业障消除完以后,佛陀就开始启发他的善根了。我们看佛陀是怎么做的。

看第三时,方等时。

方等,简言之叫广说四教。前面的阿含时,佛陀只讲一个教,叫做藏教,只讲小乘。

到了方等时,佛陀把大乘的功德现给声闻人看。也就是说,他对着小乘的三藏教这种半字的生灭门,因为三藏教这个字没有写圆满,佛陀说法没有讲圆满,佛陀只讲自利的法门,没讲利他的法门,佛陀只讲我空,没有讲法空,所以这个法门只讲了一半。

那么,什么叫生灭门呢?就是对立的。一般来说藏教、别教是比较对立的,通教跟圆教是圆融的,是不生灭门。尤其藏教,佛陀把三界的痛苦跟涅槃的安乐,非常明显地区隔出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第一句话形容三界的果报是无常败坏的,不安稳的;第二句话讲,你只有生灭灭已,放弃了三界的果报,才有涅槃可得。所以这两个不能共存,有它就没有你,有你就没有它,这种是对立的藏教法门。

佛陀讲通别圆的满字不生灭门,就把大乘的功德讲出来,约化仪名渐中,这是次第的第二个。

方等时这种对立的法门、对待的法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维摩诘经》,举一个例子。

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在树下打坐,修小乘的三三昧,这时维摩诘居士过来了。维摩诘居士就跟尊者问讯说,尊者,你在干什么呢?他说,我在安坐。维摩诘居士说,你是怎么安坐呢?尊者舍利弗说,我是先身安坐,然后心安坐,这就是我的安坐。维摩诘居士说,你这个安坐非实安坐,不是真正的安坐。那么舍利弗尊者说,我这个不是安坐,那你是怎么安坐呢?维摩诘居士说,不起灭定而现威仪,是为安坐。

就是说,你能够不起灭定,不消除灭尽定,而同时现出身口意的活动,这才是真实安坐。那么这个地方就有真空妙有的概念,阿罗汉怎么可能懂呢?阿罗汉入灭尽定,他的身心就不能活动,要活动就得从定里出来。所以这个地方,佛陀故意让维摩诘居士的功德,这种“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种大乘的不二法门——空有无碍的法门开显出来,就是“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明显地把大乘的功德赞叹出来,与小乘的不圆满表达做一种对比。

佛陀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要让小乘人“耻小慕大,自悲败种。”诸位!我们在《阿含经》里可以看出,小乘圣者对自己是充满自信的,尤其是阿罗汉,他自称无学,“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我全部学会了,已经不受后有,没有三界果报了。所以声闻人在《阿含经》里,是非常有自信的。

但是,到了方等会上跟维摩诘居士接触时,他们心里受到很大的打击。小乘人看到大乘的功德,在《法华经》上说,他不会诽谤大乘的,他隐隐约约知道这个人的功德比我高,但是他不知道他是怎么修来的。因为这都是佛陀施设,它是同一条线的,小乘的三昧跟大乘的三昧一接触,小乘人会觉得这个人不可思议。但是这时声闻人心中会打一个大问号:我对佛陀的教法已经圆满了,怎么你还比我更高?你是怎么来的?因为声闻人除了《阿含经》他啥都没看。所以这时让他耻小慕大,羞耻自己小乘的不圆满,羡慕大乘的功德。

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发菩提心,他认为你跟我没有关系,但是我承认你比我殊胜。但这时对小乘的打击是什么呢?他已经知道自己有所不足了,他的生命只处理了一部分。因为在以前声闻人认为他跟佛陀是一样,佛陀也是跟我一样修四念处,不净、苦、无常、无我,然后远离三界趋向涅槃,人生就做这件事情就够了,他还不知道有这么高深的三昧力,不起灭定而现威仪。所以在方等会上,对小乘声闻人的刺激是非常重大的。就是先刺激他一下,让他知道还有所不足。

四、 般若时

我们看第四的般若时,佛陀对小乘人刺激过后,开始要教化他了。

般若时就广泛地说明大乘的概念。它一方面讲到通教别教的思想,一方面讲到大乘这种真空妙有的概念,约化仪叫做渐后,就是最后的方便。

二乘人的智慧,他的空性叫做灭色取空。也就是说,他的空性从无常契入,无常故苦,他不是直接契入空性,他是绕了一个弯,他先理解苦谛,然后从苦谛里面知道人生不能主宰。如果你能够做主,你会给自己痛苦吗?不可能生命是业力说了算。所以他从苦谛而知道了无常,才悟到了空性。尤其是苦谛这一块他停留很久,苦谛在因地当中给他很大的加持,给他很大的出离心,让他快速地离开三界。但是离开三界以后,对苦谛坚固的执取变成他未来的障碍,因为他对苦的法产生坚固的法执。

诸位!阿罗汉也不是一般人,按神通来看他等同八地(按智慧来看当然不足八地)。阿罗汉在方等会上受到大乘菩萨的刺激,他为什么没有马上发菩提心呢?因为他以前对三界痛苦的感受太强,他不敢去接触三界。与其说他没有能力,不如说他没有这个意愿。

所以佛陀必须要负责——刚开始也是您这样带他的,您现在必须洗除他的法执。佛陀刚开始讲苦谛,让他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这个时候苦谛变成他的障碍,当然这不是佛陀的本意。佛陀本来要你会归心性的,结果你没会归,变成自我设限,自己认为只能安住涅槃,这是你自己认为的,其实佛陀的法没错。

那么他这样子操作,产生法执,佛陀就有责任把他带出来。佛陀讲般若法门,就是针对二乘人讲我空法空的思想,讲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这个空性就没有绕到苦谛去。说你悟入空性,你不一定要绕那么多弯,因为它因缘生,所以你的生命是借来的,跟因缘借来的,你的快乐是跟善业借来的,你不是天生就有快乐。

诸位!我们现在得到快乐,觉得理所当然,不是,没有理所当然,那是你过去的努力。你过去节省了睡眠,节省了吃饭时间,人家在快乐的时候,你跑去偷偷扫厕所,所以你现在很快乐,是因为过去的努力才有今生的快乐。

从因缘生里我们可以看出,生命是无自性空。所以般若的空性,佛陀用另外一个空性取代比较低一点的空性,就是用缘起性空取代小乘人的灭色取空,因为灭色取空产生对立的思考。所以这个时候消除他的法执。

有两种情况可能产生法执:

第一种,你的生命经验、你的成长过程,可能受到某一个人事的刺激,伤得很深,所以你对众生、对整个菩提道产生了失望,可能会造成你一个法执,让你菩提心发不出来。生命的极度痛苦,你没有用本来清净去化解它,你把它当真,烙下一个法执,这是第一种,生命经验产生的错觉。

第二种,你的学习不圆满。按照大乘的规划,你不能直接学小乘法,因为你会先入为主。你要懂得大乘的思考再学小乘,你知道这是一时的对治。声闻人他一开始,就一头栽进了阿含里面,他当然产生法执了,就自我设限,他觉得够了。

那么自我设限,对成就功德庄严,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你看科学家他做实验,那个跳蚤会跳,对不对?他用一块玻璃放在它上面,比方说,先放十五公分,它跳一跳碰到玻璃以后,下次就不会超过十五公分了;然后你变成十公分时,它跳一跳碰到玻璃,它下次跳就不会超过十公分;最后你把玻璃压到它的身上,这个跳蚤再也不跳了。因为生命的经验告诉它,跳动会产生痛苦,这就自我设限了,它认为,我不会跳了。事实上它不会跳吗?它当然会跳。

也就是说,阿罗汉他不能成佛吗?他的心性跟十方诸佛都一样,他自己认为他不能成佛,这个问题很严重!所以佛陀必须讲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生死涅槃等空花,佛陀告诉他另外一个。他说,其实你离开了生死,没有真正的生死,你得到的涅槃也是如梦如幻的涅槃,两个都是因缘生,都是毕竟空,所以开始从一种有所得概念,建立一个无所得的智慧。

你看整个《般若经》,你看《心经》,整个讲到最后,善法是毕竟空,恶法是毕竟空,乃至于无智亦无得,菩提涅槃也毕竟空,一切法如梦如幻。这个时候佛陀把整个有相的对立带到了一种清净平等的法性,为未来《法华经》、《涅槃经》发菩提心做好了完整的布局,因为他把阿罗汉对三界的恐惧感消除掉了。

在真实地启发他大乘善根之前,佛陀讲了两个阶段:第一个方等时,先用果地的功德,用大乘的功德庄严来刺激小乘,让他知道不圆满;然后再用空性的法水,洗除他的法执,让他勇敢地踏出第一步。

所以这两个时段,都是为他的大乘善根布局。《阿含经》是消除他的业障,也就是说,这个业障生死凡夫,经过这三个时段的灭恶生善,就可以准备发菩提心。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