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香农的穷爸爸富爸爸 > 第18章 超级万元户

第18章 超级万元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然而,好日子来得不快,去得却很快。

社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平衡木,而经常更像跷跷板。

当工人老大哥点电灯、看电影的时候,农民兄弟还不知电和电影为何物,夜夜守青灯,围炉谈话;如今,农民兄弟热火朝天地耕种自己家的责任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衣食不愁;而许多工人老大哥却面临着转岗、下岗或失业的困境,曾经日夜灯火通明的工厂很多倒闭、关门或改制。

唉,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白向明所在的煤矿厂也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主矿已经挖完了,只剩下一些可采可不采的副矿。何去何从?很多有背景有门路的人纷纷跳槽,早早地转行转业,另寻他路。

白向明是农家子弟,原本家庭贫困,更无所谓的先见之明,也不可能是“逃跑”的第一批人,只能暂时留守,等待转机。

就在这节骨眼上,祸不单行,煤矿厂还出了一次意外的井底事故,再遭重创,面临倒闭。事已至此,白向明骑虎难下,出路在哪里?

他自然不会守株待兔,听之任之。

他是家里的老大,不仅上有老下有小,而且兄弟姐妹众多。

这些年来,他省吃俭用,没少接济家人。虽然现在分田分地了,可是老家在山区,田地少,一时半会肯定是富裕不起来的,一大家子人的奋斗目标可能还是衣食饱暖。

他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岂敢松懈,掉链子?要是连他都断了经济来源,那就真的天塌了。

煤矿厂遭遇困境,政府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而是想方设法解决遗留问题。其中一个方案,是将煤矿厂私有化,由个人承包,自负盈亏。

白向明跃跃欲试,又自知这也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毕竟竞争者众多。

前途未卜,举棋不定之际,他决定先把姚紫玉母女俩送回娘家去。然后,他轻装上阵,放手一搏。自古就有逐鹿中原,最后,鹿死谁手?一定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为什么他们不回白家,而是回姚家呢?白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

他们结婚以后,只在过年时回去过一次,来回的路上花了四天,在家住了三天,假期就结束了。而且,白家经济困难,房屋紧张。兄弟姐妹六人,白向明是老大,他们一家三口回去了,家里住的地方都没有,还要去叔叔伯伯家借宿。

自此,他们就再也没有回去了,只定时寄些钱回去,通通音信。

而姚家恰恰相反,人少房子多,有田有地,生活有保障。平日里只有姚母一个人进进出出,几间房子空空荡荡的,满是寂寞,缺少人气。

从矿区来姚家,要是能搭上便车,半天就可以到。所以,夫妻俩有空就回姚家。

这天,天气晴好。白向明一家三口坐上拉煤的货车,一路都是灰尘。

中途,他们下了货车,步行不到半个小时,就来到了界亭街。

白向明看着姚家住的这么一套临街的大房子,突发奇想,暗自思忖:“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何不在这里开家杂货店?”

这时候,个体户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涌现,方兴未艾,前途可期。而且,开家日用品小商店,简单易操作,资金也不需很多,他都不用亲力亲为,只要姚紫玉在家守着店面就行了。即使赚不了大钱,挣个生活费肯定没有问题。这样,他无后顾之忧,可以放手一搏。

想到这里,他心里豁然开朗,仿佛看见前面突然闪出一条金光大道。

当然,这事还得和岳母商量,他在这里可不能反客为主,这个他是懂的。

曾经,姚母嫌弃前女婿不遗余力,推三阻四,费尽周折,终于如愿以偿,换来了新女婿。怎么样呢?那就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她听到白向明说,他想在界亭街开商店,她扑哧一声,乐滋滋地笑了。

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原来,姚家能住在街上,从前就是开商店的。现在重操旧业,熟门熟路,应该不是难事,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呀。再说,姚紫玉在家开店,母女二人就能天天团聚,哪个当娘的会不乐意呢?

姚紫玉也有心尝试。

煤矿厂没了,以前不愿意当农民,现在想种田种地也无田地可种了,谋生的问题摆在了眼前。既然白向明想到了这个好主意,她何乐不为呢?人生在世,生存是第一要务。

一家人志同道合,齐心协力,说干就干。事情也不复杂,申请经营许可证,找木匠打货柜,找合适的渠道进货,鞭炮一响,开张营业。

开家日用品杂货店正当其时,土地放开了,人们的日子过活了,谁家的口袋里没有几个小钱?谁家过日子能少得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意红火,每天都有进账,照这样下去,不用说,一家人的生活基本解决了后顾之忧。

白向明的心里有底了,他信心满满,本着放手一搏的精神,自个儿回煤矿厂去了。

姚紫玉自从嫁给了白向明,心满意足,夫唱妇随,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

她心情舒畅,干劲十足,不辞辛苦地经营自家的小本生意。

晚上,整条街沉沉睡去,她家才打烊关门,几乎是最晚关门的一家;早晨,天色微亮,四周还寂静一片,她家大门半开,老人就起床了,几乎是最早开门的一家。总之,舍不得错过一丁点儿的生意,努力赚到在界亭街上能赚到的每一分每一厘钱。

家里有老人帮忙,起得早睡得晚还不算难事,最难的是算账。

姚紫玉小学毕业,这些年,几乎不做加减乘除,也不怎么用四舍五入,小账还能凑合,钱稍微多一点,就要磨磨唧唧算个老半天,让别人久等,难为情得很。

怎么办呢?以她不屈不挠的个性,这点困难当然难不倒她。她将算盘和纸笔放在柜台上,平时不忙的时候,珠算和笔算同时进行,口算和心算反复练习。

不是说熟能生巧吗?时间一长,她的算账能力大大提高,应付界亭街上能有的那些小打小闹的日常买卖不在话下。来来往往的人无不夸她能干。因此,生意越来越兴隆,进货品种也越来越多,商店规模扩大了。

相较于姚紫玉的顺风顺遂,白向明可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煤矿厂的工资只发一半,到年底,就要停发了。煤矿厂由个人承包的问题拖拖拉拉好长时间,始终悬而未决。公家的事情,可不是哪个人说了就能算的,莫衷一是,讳莫如深,复杂得很。

转眼间,大半年又过去了,年底到了,煤矿厂提前放假了,工资停发,白向明傻眼了。扯皮条把大家折腾得筋疲力尽,满腹怨气,人心散了,累了,各自回家过年了。人去楼空,一片荒废死寂,风一吹,煤灰到处飞舞,所到之处都是黑的。

白向明于心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失望至极,只能灰头土脸地回家探望妻女。

傍晚时分,他摸黑到家,灯已经亮了。他一脚踏进家门,不由得浑身一震,两眼一亮!嘿,好家伙,家里到处都塞满了货物,一副生意兴隆、蒸蒸日上的荣景让他喜上眉梢,工作没有着落的灰心丧气立即烟消云散。

祖孙三代看见他回来了,一个个喜笑颜开,老人更是嘘寒问暖。白向明不动声色,不提心中块垒,尽显一家人团聚的喜悦,随即晚饭上桌,吃饭闲聊,其乐融融。

深夜,孩子和外婆一起睡了。

临睡前,姚紫玉从衣柜里取出一个大铁盒子,里面装的就是这大半年来所赚到的钱。她还从来没有一点一滴地仔细数过。既然白向明回来了,夫妻俩岂能不对这大半年的生意买卖来个归纳总结?

白向明用力掰开铁盒子盖,然后端起铁盒子往床上一倒,只听哗啦一声,钞票和着硬币倾泻而出,几乎铺满了半边床。

小俩口子眉开眼笑,一个坐这头,一个坐那头,屏声静气,开始一起数钱。先纸币,再硬币;先大钱,再小钱。一口气数下来,哇,两人都数了三千多,加起来六千多,接近七千!

天哪,这可是笔巨款呀!照这样下去,明年就是万元户啦!

夫妻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乐得合不拢嘴,又不敢笑出声,唯恐财富外露,就拼命地忍住笑,只能吃吃地偷着乐。

两人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躺在被窝里,嘀嘀咕咕,讨论良久,最后一致决定,让煤矿厂见鬼去吧,白向明不干了,回家开夫妻店!

有首老歌是怎么唱的?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夫妻俩全心全意经营自家生意,自由自在,我的地盘我作主。

白向明外出进货,姚紫玉在家站柜台,他们紧跟时代发展,不断花样翻新,扩大经营,收入日渐增多,比开煤矿厂省心多了,安全多了。

第二年,果不其然,他们轻而易举地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尤其是姚母,欢欣鼓舞,扬眉吐气!

多少年,姚家人丁不旺,只有一女,还找了那么个老实巴交的女婿!而家里还有个一年到头病恹恹的一家之主,憋屈不憋屈?

现如今,时来运转,姚家重振雄风,生意兴隆,她老人家能不高兴吗?

春节期间,白向明和姚紫玉一起去县城给姑姑和姑父拜年。到了县城,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到处拥挤不堪,热闹非凡。姚家所在的界亭街比起来,那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白向明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县城他也没少来过。不过,今非昔比,不是说人是英雄钱是胆吗?财大才能气粗,他一下车,双脚一着地,他就忍不住豪气万丈,有了新想法。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在生意场上打拼的人,有几个不想做大做强?他岂能满足于当个犄角旮旯里的万元户,在界亭街蜗居一辈子?

不,白向明志向高远,敢于想象奇迹。他要做鸿鹄,决不做燕雀!

在去万家的路上,他试探着问姚紫玉:“你想不想到城里来住?”

姚紫玉笑道:“你刚刚当上万元户,就飘了?”

白向明认真地说:“城里这么多人,怎么就没有我的立足之地?”

姚紫玉说:“我当然想呀!难道家里的店不开了?”

白向明听罢,说:“当然要一步一步地来。家里的店肯定还要开,我们试着到城里来开家新店……”

“新店?”姚紫玉半信半疑,“你是外乡人,连语言都不同,人生地不熟,要在这里做生意买卖,谈何容易!难道人家城里人都是傻子吗?有钱不知道赚?”

白向明笑而不答,他有他的想法。

片刻,他说:“只要你这个财务总管愿意出钱,我肯定有办法。”

其实,姚紫玉的心里是真的求之不得。

原本,她如鲤鱼跳龙门,跳出了农门。谁知阴差阳错,煤矿厂倒闭了,她只能打道回府求生存,心里多少有点儿尴尬和不甘心,对吧?

而且,她的前世今生,在界亭街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总担心,闲言碎语难免,如果传到白向明的耳朵里,那就不好了……

既然白向明这么坚持要到城里来,她何必阻拦?不如顺水推舟,皆大欢喜。

于是,她满口答应,说:“那就听你的。”

夫妻俩一拍即合,随即哈哈一笑,迈开阔步朝前走。

他们到了万家,受到热情接待,相逢一笑泯“恩仇”。

姑父固然为自己的外甥抱屈,可是,谁让自己的外甥的确差强人意呢?姑姑就更不用说了,新外甥女婿精明强干,出手不凡,光耀了姚家门楣,她何乐而不为呢?

她从来不曾偏心,一碗水端平,一直劝和,尽力了,问心无愧。

闲谈之际,白向明得知万家小表弟目前还待业家中,老大不小的,老人着急操心。他沉吟片刻,半开玩笑地说:“老表,愿意和我一起干吗?”

姑姑和姑父都笑了,只当他是开玩笑。

小表弟万雪峰可不这么想,他觉得表姐夫怎么会开这样的玩笑呢?他一定是认真的!于是,他毫不含糊,一口就答应了。

白向明嘿嘿地笑着,连连夸奖说:“好!好!我保证你每个月挣的比你哥哥姐姐都多!”姑姑和姑父听罢,这才信了,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

姑姑说:“他要是那么有出息,那就真的要托你的福!”

“这个姑姑放心!”白向明满怀信心地说,“不敢说让他跟我一起发财,生活肯定没有问

题。”

万家欣然应诺,想着老四有点事做做,总比每天待在家里啃老好。而且,他们家这个老四,喜欢上街闹事,经常和一些小混混纠缠不清。老人们可头疼了。

白向明趁热打铁,说干就干。

春节一过,他就到城里来寻找店面。新来乍到,外乡外地,要租家好店面不容易。

他去万家寻求支持,那就真的找对人了。表弟表妹们年轻活泼,人脉广泛,熟门熟路,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他看了几处店面,经过对比和分析,选择了老街一个十字路口的一间破旧民房。

白向明原本只想租,谁知房主愿意卖,他想得点现钱去新开发区建房,嫌老街太拥挤了。白向明当然乐意,买下来就是房主了,一家人在县城就有了立锥之地,自我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万家人也说他运气好,鼓励他买下来。一方愿卖,一方愿买,成交。

房子买下来以后,白向明进行了翻新改造。前面是店面,后面是存货仓库,拐角处靠墙放张简易床铺,暂时凑合一下。

经过三个月的筹备,新店面正式开张营业,起名“好再来百货店”,干的还是零售老本行。不过,有继承,有拓展,不仅卖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增加了衣帽鞋袜、锅碗瓢勺等日常生活用品,琳琅满目,要有尽有,顿时成了老街上的巨无霸,格外显眼醒目。

凡是从门前经过的人,忍不住都要进来转一转,看一看,即使不买东西,口耳相传,“老街开了家新店”成了人们的口头禅。

万雪峰如期上岗,信心满满,原以为看店面很容易,站了一段时间的柜台,才知道售货员也不好当,算账经常出错。白向明手把手地教他,耐心地站在一旁陪练,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总算适应了。

店面由万老表经营管理,晚上白向明不在的话,他就住在这里。白向明自己成了专业跑腿的,到处找门路子进货,经常出差去外地。他见多识广,脑子转得快,因此,相较于本地同行,他家货源充足,品种齐全,很快地,一骑绝尘,声誉鹊起。

他年富力强,生意兴隆,当然干劲十足。

忙到年底,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有那么一阵子,客流稀少,生意清淡,他一点都不着急。相反地,他进货、囤货,忙得不亦乐乎。他知道,这是黎明前的黑暗,等岁末年关一到,定会销量井喷,而且,一直会持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

这天,寒潮来袭,雨雪交加,街上行人稀少。到了傍晚,寒气袭人,让人坐立不安。晚饭怎么吃呢?白向明灵机一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犒劳一下自己和表兄弟。

他去附近的饭馆炒了几个菜,带回来,拆了自家的一瓶好酒,然后,和万老表一起坐着,对面吹。吃着,喝着,天南地北瞎聊,一餐饭吃了一两个小时。酒足饭饱以后,身子暖和了,两人谈兴甚浓,继续胡吹神侃。

也不知到了几点,反正他们并不觉得有多晚,只想着冬天天黑得早而已。所以,当他们听到咚咚的敲门声时,并不觉得意外,以为是等到了晚来的一笔生意。

万雪峰起身去开门。

门刚打开,一阵寒风猛灌进来,他被吹得后退一步……然而,比寒风更猛的是随风而入的四个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他们随手将门一关,带头的那个小胡子说:“兄弟,弄点钱花花!”

万雪峰血气方刚,两眼一瞪,正想说:“怎么,你们搞到我的头上来了!”

这时,白向明一步跨过来,一把拉住老表,不动声色地说:“这么天寒地冻的天气,小兄弟们还要出来弄钱,着实不容易。你们等等,我去把抽屉里的钱都拿出来,给小兄弟们拿去花。”

说着,他走到柜台那边,连同抽屉一起拿过来了。

“来,来,来,小兄弟们,有口袋吗?”他一边说,一边一把一把地抓钱,往一个人的口袋里塞了一把。然后,他正色道:“小兄弟们,这样的事情以后不能做。县城这么小,抓人很容易的。这店是公安局的家属开的,你们胆子真不小呀。你们赶快走吧,从此以后,井水不犯河水。”

四个年轻人傻傻地站在那里,口瞪目呆,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怎么回事?今天怎么这么顺利呀?!

万雪峰吼道:“还不快滚!”

“走!走!走!”带头的那个小胡子说,手一挥,四个人一哄而散,蜂拥而出。

白向明赶紧关上门,紧紧地上了栓。

万雪峰咬牙切齿,说:“这几个小毛猴,一定要对他们进行严惩!”

白向明劝道:“这些小混混,无业游民,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不能陪他们硬斗,先礼后兵,看看他们能不能受到一点触动。”

社会活络了,也有点儿混乱了。

这件事以后,白向明就不让万雪峰在店里过夜了,担心万一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老表一时冲动,出了事,怎么向万家交代?

社会治安问题,不是哪一家哪一户的问题,牵涉面广,影响大,平民百姓怨声载道。

不久,“严打”开始了,治安问题很快得到改善,立竿见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